宿松县政协民西社区委员工作室于2022年6月成立,位于民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现有委员11名。近年来,民西社区委员工作室多措并举,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让群众反映问题有渠道、政协委员发挥作用有平台、部门解决问题有助力。
县政协主席聂立新到民西社区委员工作室调研指导。
一是规范提质见实效。工作室按照“全员入室”要求和“六有”建设标准,围绕“五个规范”,明确负责人和委员工作职责及年度任务,建立健全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反馈、协商议事流程等基础性制度。同时,突出政协协商特色,秉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积极打造“宜协商·宿事速办”工作品牌,着力提升委员履职质效。2024年以来,开展专题学习研讨3次、协商议事5次、走访联系界别群众10次、收集社情民意20余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余件。
委员工作室联系领导县政协秘书长徐鸿生参与活动指导。
二是走访协商解民忧。遵循“不调研不建言、先调研后协商”的原则,以为民服务“小切口”助推基层“大治理”,用心用情办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组织政协委员、群众代表、行业部门、社区干部开展协商议事活动,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先后妥善处理老粮食局宿舍安全隐患、园林广场排污堵塞、杨园弄排污排水不畅等问题;同时,委员工作室还重点关注老旧小区改造、老年助餐服务、休闲娱乐等民生领域,通过听民声、察民情,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工作室委员、镇(社区)干部、村民代表等开展“防溺水”走访调研。
三是创新形式聚合力。积极探索基层协商形式,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灵活开展便民协商、小微协商。线上利用社情民意“二维码”、居民微信群等平台,收集意见建议;线下设立协商议事固定场所、开展“委员接待日”活动,面对面听取群众呼声,实打实为民解难题,充分调动政协委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拓宽委员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表达诉求、解决利益的渠道,有效架起联系群众、反映民意、收集民情的重要桥梁。2024年以来,共13条社情民意信息被采纳,其中《关于优化户外健身器材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的建议》得到市政府领导批示交办。民西社区委员工作室将持续深入参与基层协商,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商”出解决问题的良策,“商”出基层治理的良方,“商”出群众幸福的保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政协就在附近、委员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