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机制赋能 彰显专门特色——铜陵市政协推动专委会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来源:​铜陵市政协 2024-11-27 10:45:21 责编:周晓东 朱媛

近年来,铜陵市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品牌打造为引领,以能力建设为支撑,推动专委会更好发挥基础性作用。

一、不变体制变机制,推动专委会工作“活起来”

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创新三项机制建设。一是创新理论学习机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行“政协培训集中学+专题研讨交流学+网络平台线上学”的学习模式,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等,开展理论学习和研讨交流,组织赴厦门大学、苏州大学、全国政协培训中心专题培训。二是创新党建引领机制。深化“三微联动·同心向党”党建工作,成立9个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将118名党员委员全部纳入政协党组织,推动“两个全覆盖”从有形向有效拓展提升。政协党组每半年听取专委会工作汇报,政协机关党组指导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工作,确保党对专委会的领导落到实处。三是创新联系界别机制。建立专委会联系界别、委员工作室机制,9个专委会联系17个界别(界别联组)、14个市级委员工作室,推动302名市政协委员在“全员入委”基础上“全员入室”,各专委会以委员工作室为载体,每年指导开展一次集体学习、一次协商监督、一次调研视察、提交一份集体提案、反映一份社情民意等“五个一”活动。

二、不重形式重内涵,推动专委会工作“亮起来”

坚持精准服务中心大局,打造“一委一品”。一是深入协商议政。构建“1226”协商议政格局,各专委会牵头承办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民主监督活动等,聚焦“实施‘铜电双促’计划”“推进新型工业化”等召开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省市“为民办实事事项”开展专项民主监督。近三年来,各专委会承办各类活动150余场次,提出建议200余条。二是积极履职为民。按照“党委出题、政协解题”工作要求,各专委会各显所“专”、各展所“长”,为经营主体和群众纾困解难。如,经济委打造“真心助企”品牌,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先后举办12期助企惠企活动,服务160多家企业,提出120多条意见建议,为企融资1.2亿元。农业农村委打造“农信农情直通车”品牌,围绕市委点题的“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程实施情况”开展跟踪调研,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推动乡镇驻地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速提效,助力人居环境改善,为“美丽乡村”增添生态底色。三是广泛凝聚共识。把凝聚共识作为履职中心环节,各专委会强化与界别、行业等协同联动,做到增共识、促团结。如,文化文史和学习委打造“一片一书五走进”品牌,先后编辑出版12部文史专辑、8部音像资料专辑,专题片《朱光潜》得到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充分肯定。民宗委打造“连心锁”工程,常态化组织教育、心理健康等领域专家委员为230多名西藏班学生、130多名新疆班学生开展知识讲座、团队辅导等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不求数量求质量,推动专委会工作“实起来”

坚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专出质量、专出水平。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定《提升专委会调研实效的实施意见》《协商议政质量评价办法》等制度文件,强化工作统筹、服务保障、制度执行,把专委会学习考察、调研协商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统一安排,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二是改进调查研究。坚持“不调研不协商、无准备不建言”,在选题上做到“三紧扣”“三避免”,紧扣党政中心工作、紧扣民生现实需求、紧扣改革热点问题;避免选题数量过多、做不完,避免体量过大、议不透,避免范围过宽、提不准,通过小切口来推动解决大问题。在解题上做到“三在先”“三深入”,先关注党委政府的政策导向,先了解百姓群众的现实需求,先征集委员专家的意见建议;深入吃透上情把好方向,深入现场一线调查研究,深入开展协商找到解决方案。近三年来,各专委会报送48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均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肯定。社情民意信息获全国政协采用22篇,省、市领导批示316件次。三是提升能力水平。按照市委“当学习型干部、做研究型工作、谋抓手性事项、善创造性执行”要求,开展政协常委述职、人人上讲台、践行“两商”并进等活动,专委会主任、副主任、机关干部人人走上前台,亮成绩、晒不足、谈打算,走进企业话发展、解难题、招项目。近三年来,市政协机关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47.87亿元,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29.52亿元,招商引资工作位列市直单位前列。

(铜陵市政协办公室综合科  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