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至县城的马路上,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往来行驶。新能源汽车续航充电站,已成为一座城市对“科技和环保”是否友好的标志。2024年,东至县政府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纳入政府九件实事当中,明确2024年全县新建公用、专用、自用充电桩不低于120个。
放眼现在的东至县城,充电桩遍布尧渡公园、城南加油站、县政府大楼等地。一年来,新建公共充电桩68个,自用、专用充电桩441个,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充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对外提供新能源车充电服务。
这“悄无声息”的改变,少不了一份社情民意的功劳。
“新能源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和低能耗、低噪音、节省的优势,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东至县与新能源汽车消费配套的充电设施滞后,车辆与充电桩比例失调,分布不均衡,使用不方便。”在听到新能源车主为了寻找充电桩而抱怨后,县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将这一情况进行整理,并开展调研,形成了题为《我县缺“桩”问题亟待引起关注》的社情民意,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快速办理落实。
社情民意中还提到,充电站点大部分远离人口密集小区和商场商圈,同时,农村乡镇建得更少,导致家住农村或覆盖不到地区的车主充电难。
对此,该信息建议,要调整充电设备的布局结构,督促建设运营主体定期对充电设备进行维护,避免出现“僵尸桩”等。
9月11日,县政协召开重点社情民意信息督办会,就《我县缺“桩”问题亟待引起关注》开展调研和协商督办。县政协副主席杜江表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关乎群众日常出行,相关责任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坚持问题导向,就科学布局站点、推进设施建设、强化运营管理等方面加强调查研究,用心用情办好老百姓的民生实事,共同推动充电桩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为了协同推进县、乡镇二级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县委、县政府编制《东至县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21-2035年)》,计划到2035年底,远期规划布局充电桩共3111个。”县发改委负责同志说道。
不仅如此,县发改委还积极帮助对上申请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目前东至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发行6000万元,这一举措显著加速了充电设施的布局与优化。
作为成果之一,东至县第三季度新建公用、专用、自用充电桩不低于30个;四季度新建公用、专用、自用充电桩不低于40个。截至目前,已超时序完成年度任务,有效缓解了“一桩难求”的现状。
下一步,东至县还将优化电力接入服务,同步推动充电桩接入省充换电基础设施监管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同时重点完善运营维护,定期组织巡检,摸排“僵尸桩”等无法正常使用的充电桩,对平台显示异常的充电桩及时管护,让充电桩“种得下”“用得上”。
“相关部门办事效率高!办理效果好!”政协机关对办理工作非常满意。
“自从政务中心附近安装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我感觉生活方便了许多。作为一名电动汽车的车主,过去常常为寻找充电站而烦恼,现在不仅节省了时间,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焦虑。这项设施的增设,体现了城市管理的人性化和服务意识,同时也促进了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我相信,我们的城市将变得更加宜居,环境也会更加美好。”在县政务中心上班的一位新能源车主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绿色能源设施,让大家的生活更加便捷。
现如今,东至县充电桩集中在主城区停车场、公交、客运车站场以及大型公园、主要商圈内,不断满足城区社会运营车辆和群众私家车的充电需求,全县社会公共充电桩建设运营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为群众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许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