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政协:通过“五抓”深度创建省级精品示范村
来源:江淮时报 2024-11-29 11:46:15 责编:何小龙 刘鹤

 

黟县政协主席杨晓东代表黟县政协发言

自2023年7月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以来,黟县坚决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灵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质高效推动“千万工程”建设。但在精品示范村创建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部分经营主体规模实力较弱,联农带农范围还有局限性;二是乡村产业不够强,新产业新业态不多、产业规模不大;三是村庄长效管护机制落实上还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等等。

为此,建议:

一、抓乡村运营,培强乡村发展活力。坚持创意赋能,聚焦乡村优质资源,创新运营体系,吸引各类人才下乡发展,打造乡村创业就业高地。积极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互联互动,拓展延伸产业链条。

二、抓改造提升,厚植乡村发展底蕴。要秉承“微改造、精提升”建设理念,根据村庄风貌、乡村道路、河沟塘渠、污水治理、田园风光、公共空间等作出具体规范要求和案例参考。突出乡村特色,花小钱、办大事,着力保护乡村文脉、保留村庄肌理、保存乡土韵味,打造独特IP。

三、抓人才集聚,引领乡村发展理念。要拓宽渠道引人才,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储备。黟县的做法是,组建乡村建设导师团,选聘知名建筑师、规划师、乡创客为导师,参与乡村规划设计、项目谋划、村庄运营、建设管理等。

四、抓村民主体,聚起乡村发展民心。要坚持和发展群事群议“党建+积分制”,创新拓展“户主会”“板凳会”,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将“作退一步想”这一哲学思想融入基层人民调解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五、抓资金投入,强化乡村发展保障。要加大对省级中心村补助标准,同步建立后期管护周期(5年一周期,5年以后村为主)补助机制,缓解基层资金压力。细化“万企兴万村”的帮扶举措,因村施策,加大乡土人才培养,进一步做大做强精品示范村的产业培育,扩大联农带农的覆盖面。

(视频:金珊珊   图:侯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