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芜湖市政协主席张峰代表芜湖市政协发言
近年来,我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勇担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的排头兵。但对标“千万工程”首发地浙江,我省在乡村运营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运营机制尚需完善,资源整合仍需加强,要素保障有待夯实。
为此,建议:
一、健全乡村运营机制
一是强化市场主体地位。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投资、参股组建公司或入股县、乡联合发展平台,实行公司化运营,积极培育镇村联营的强村公司。二是实施多种经营模式。因地制宜推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户”“供销社+农户”“市场公司+农户”等模式。三是推行项目运营前置。探索“SPD(策划、规划、初步设计)+O(运营)+EPC(设计、采购、施工)”模式,实现策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有效统一。
二、整合盘活资产资源
一是整合部门政策资源。发挥省级精品示范村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挖掘产业资源潜力。以“微创意、微改造、微孵化、微循环、微治理”实现乡村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农民变股民、创意变生意、产品变商品。三是盘活用好闲置资源。盘活闲置农房、耕地、林地、水面等资源进行流转、租赁,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
三、提升要素保障效能
一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招引新农人、新匠人、乡村设计师,大力培育“乡村运营官”,引进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二是构建多元投资主体。强化金融服务供给,创新乡村金融产品,推广农业生产设施确权抵押融资贷款。三是畅通要素流动渠道。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扩大农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范围,探索建立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
(视频:金珊珊 图:侯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