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授刘华代表民革省委会发言
近年来,我省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为引领,全面做好乡村人才培育工作。调研发现,我省乡村人才培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乡村人才短缺,人才培育合力不够。
二是培育与需求脱节,结构有待优化。
三是对接机制不完备,育人和用人需加强衔接。
为此,建议:
一、重视乡村人才培育。一是建立乡村人才培育财政专项支出制度。二是将非全日制的农民职业教育纳入国家职业教育范畴。三是创新实施高素质农民评价试点,畅通农村人才职称申报通道,对取得一定职称和技能等级的高素质农民,给予一定的福利政策倾斜。
二、有效落实培育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乡镇、村要对辖区内人员开展摸底工作,将调查结果进行数字化归档,完善培育方案。二是根据乡村人才数量、类型,按照普及型、提高型、进修型三类分别组织职业培训。三是政府在乡村产业规划和发展中为乡村人才提供嵌入式发展机会。
三、创新人才培育模式。一是整合利用涉农院校、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等资源,加快构建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二是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鼓励乡村人才参与授课。三是主动对接乡风民俗、传统手工艺制造等特色专业。
四、切实落实关爱服务。一是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将技术好、素质高的乡村人才吸纳到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纳入专家库管理,优先选任村干部或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二是建立成果转化、技术推广、经营服务、创业支持等常态化、系统性的长期跟踪服务机制。三是加大乡村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的宣传力度。
(视频:金珊珊 图:侯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