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琅琊区政协办公室持续加强模范机关建设
来源:琅琊区政协 2024-12-08 16:46:30 责编:曹昱 王悦

政协办公室既是参谋部、联络部、执行部,又是“总开关”“总枢纽”“总调度”。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政协办公室坚持上好“兼修”课、下好“先手”棋、答好“改革”卷,持续推进模范机关设提质量、上水平、见

加强和改进经常性工作,上好“兼修”课

对标新部署、新要求,政协机关的同志积极学习、主动适应,不断提升“兼修”本领。通过反复锤炼,出可以破难化险、为民解困,入可以泼墨挥毫、写锦秀文章。

做到能上能下。对于机关同志来说,“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练”才能炼就硬功夫。服务政协履职过程中,区政协办公室既上接“天线”,吃透理论政策,又经常下沉一线,与群众面对面,参与基层治理。如,区政协落实政协秘书长、专委会主任担任街道联络组“第一书记”,使政协党建及人员力量向“最后一公里”延伸,有效实现了“两个全覆盖”。

做到能内能外。践行“不调研不协商”理念。既练好撰写文稿“内功”,又要锤炼“外功”,直入问题复杂的一线,抽丝剥茧、解剖麻雀,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如在撰写《关于尽快清除遵阳街道路口交通安全隐患的建议》社情民意信息过程中,机关主要负责同志赴现场数车流量、人流量,形成有烟火气、可操作的调研成果,所提建议全部采纳落实。

做到能谋能断。新时代赋予基层政协无限的想象和创新空间。一直以来,区政协办致力推进“常规工作清单化、重点工作项目化、特色工作品牌化”,要求机关同志要“日日新”,解放思想、能谋善断,不断打通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仁督二脉。如,办公室总结挖掘各社区文化底蕴,打造了“十个龙池”特色协商品牌,推动基层协商平台由“盆景”到“风景”。

提升机关服务保障水平,下好“先手”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机关服务保障方面,办公室的同志思考在前、谋划在先,具备敏锐的感知和应变能力。

树立超前意识。每年“两会”前,区政协便开始谋划新一年工作要点及协商计划,包括街道协商“找准盼的事”。实践证明,只有把问题想在前,把工作谋在前,才能尽快形成高质量的议政建言成果。还有,每一次组织外出调研前,都要提前谋清调研目的地特色做法、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做到事无巨细、了然于心。

树立效率意识。大到常委会工作报告,小到专项课题的调研,都要有“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第一时间把计划、方案谋细谋实,必要时“挑灯夜战”,以推动及时上会落实。

树立精品意识。作为机关人员,要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工匠精神”,把“作业”当成“作品”,把牢每一件文稿“关口”,力求出新出彩。区政协办公室连续多年参与撰写市政协大会发言,部分建言成果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推动落实。《人民政协报》《江淮时报》等媒体多次报道琅琊区政协经验做法。

深化推进模范机关建设,答好“改革”卷

近年来,区政协办公室坚持以改革提能、以创新聚能、以担当赋能,走出一条锐意进取、创新求变的探索之路。

要在“为民”上下功夫。办公室始终坚守政协为民理念,厚植为民情怀。通过实施政协联络组制度,有效推动“两商衔接”,更好联系服务界别群众;通过实施“书香政协”建设,精心打造“十个龙池”特色协商平台,推动形成“议”彩纷呈的协商局面。在张祥林、裘新江等文史专家指导下,在古道社区建设“景欧堂”;通过实施“一线工作法”,推动政协力量和委员力量下沉基层、深入一线。“同吃八大碗”“红领便民小屋”等界别委员活动深受群众欢迎。

要在“联动”上出实招。配合滁州市政协一体推进“委员进社区、常委在行动”增组扩面行动。通过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社会联动等务实举措,形成省、市、区三级委员共商共治的可喜局面。市政协班子成员以普通委员身份经常深入社区一线,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上,推动化解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擦亮协商“亭”好琅琊招牌。

要在“机制”上动脑筋。区政协办公室围绕党的建设、协商民主、民主监督、委员管理等方面,探索出一系列制度机制。党建引领提活力。通过实施政协联络组功能型党组织工作制度,推动政协党建力量下沉,激活了政协及机关工作的“一池春水”,确保基层协商的正确方向。规范流程增推力。琅琊区政协机关编印《琅琊区政协联络组工作手册》,明确职责、流程、履职、载体等“四个规范”,探索形成基层协商“四三三”工作规程,推动基层协商提质、扩面、增效,形成办理闭环。擂台比武添动力。在街道联络组轮流开展“三看一评”季度现场会,通过“亮晒”成绩,接受现场点评;不断强化对委员的服务与管理,制定委员量化考核办法。对于履职消极的委员,发出红、黄牌警告。通过一系列举措,确保每一名委员都能充分发挥作用。

铁肩担使命,妙手著文章。接下来,区政协办公室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持续推动模范机关建设提质增效,在服务政协履职中展示新担当、彰显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