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政协:深耕一线协商 让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来源:砀山县政协 2024-12-08 19:40:28 责编:毛学农 郑亮

近年来,砀山县政协紧密围绕“协商在一线”工作要求,切实创新机制、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积极探索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一、创新协商形式,开展专职常委“微协商”。实行政协点题、群众出题、常委接题的方式,精选“加强农村畜禽粪便垃圾处置”“敬老院管理隐患和建议”“扩大集中供暖范围 更多惠及民生”“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等群众关心的14个焦点难点问题,由专职常委为主体,灵活邀请基层群众、企业家和相关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开展协商活动,实行每周一调度,实现“微协商”工作务实高效。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微协商”调研活动30余次,召开协商座谈会10余次,形成调研成果13篇,加强便民健身器材管理等多个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和“关键小事”得到有效解决。

二、突出阵地建设,建好用活委员工作室。在13个镇建立委员工作室,明确由党(工)委副书记担任镇(园区)政协委员工作室召集人,以“传党情、察民情、解企困、办实事、献良策”为切入点,打造委员学习交流、为民服务、为企解忧、联系界别、凝聚共识的工作平台,围绕老梨园保护、提升砀山酥梨品质、重点民生项目、重点发展项目等群众期盼和诉求,召集政协委员、镇村干部、种植大户、种植专家等开展开展协商议事、建言献策。同时,利用各界别政协委员的工作特长和自身优势,成立了梨乡公益、法治暖企等特色委员工作室10个,为委员搭建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履职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履职活动,陆续组织学习、协商、服务等活动100余场,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

三、狠抓协同联动,社情民意工作提质增效。挑选17名政治素养高、履职能力强、具有代表性作用的委员担任特约信息员,带头反映社情民意,带动界别委员积极反映群众意见建议。同时,在委员群内常态化发送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选题参考、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通报、转发学习上级及兄弟政协优秀社情民意,引导委员结合自身专长和工作实际,及时反映来自社会方方面面意见和建议,及时捕捉其他渠道不易掌握、不便反映、难以采集到的潜在问题,协助县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早发现、有效化解。今年以来,县政协收到社情民意信息200余条,编报《社情民意》专刊49篇,被市县政府领导签批27件次,推动一批党政关注、群众关心、社会聚焦的问题得到解决。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