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人民政协|胡才喜:担责于身 履责于行
来源: 2024-12-09 23:06:21 责编:奚正喜 何怀光 朱磊

从蓝色的“两会”工作证到红色的“两会”出席证,从报道“两会”到“两会”报到,不知不觉中,我成为东至县政协委员已有两年,但是和东至县政协结缘却在多年前。

当时我在县广播电视台(现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专职跑县政协的新闻,参加政协组织的各类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活动,每年的政协全会是新闻报道关注的重点。

第一次参与政协全会的报道,心中难免忐忑,政协全会政治性强、流程严谨,每个环节丝丝相扣,是对记者业务能力水平的一个检验。每年政协全会前,我都要求自己保持“空杯”心态,把自己当成一个“新人”,提前做好“功课”,熟悉会议的议程、日程内容,把握好程序性报道。

每年县政协全会的报到日总是非常繁忙,我和同事们驻扎在委员驻地,抓拍政协委员们前来报到的现场,询问委员们带来了哪些提案、提案内容及建议举措。看到来自社会各界、各条战线的政协委员们聚在一起,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政协常委会报告及提案工作报告,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建言资政、提出建议,对关乎百姓的民生事项传递呼声、倾尽情怀,我总会心生敬意、满怀羡慕。每每参加“两会”采访报道,被委员们学识和责任所感染,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加大会相关活动,如讨论发言、联组活动等,随时注意捕捉“新闻点”,做出有影响、角度新、高质量的报道。

2022年,我经组织推荐,成为十一届东至县政协委员。身份和角色的转变,让我从“记录者”变为“参与者”,这既是荣誉更是责任。这一年,我第一次撰写提案,将案由放在新能源汽车普及面临的充电难问题上,经过深入调研,提出《建议城区内增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充电设施接口》提案。我在提案中建议要按一定比例配套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接口,满足群众新能源汽车以及电瓶车充电需求。提案经过3个月的交办、办理、反馈,有关建议得到有效落实,我对县发改委等部门的办理情况感到很满意。看着县城“绿牌”车越来越多,充电设施也在不断增加,总有一种自己也出了一份力的感觉。

多年的新闻记者从业经历教会了我观察和记录,让我学会如何捕捉社会现象、如何寻找真相,这为我拓宽视野、当好政协委员创造了条件。

菊花作为东至县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所种植的多数为饮用菊——金丝皇菊,种类较为单一。2024年,我利用在采访过程中获取的信息,了解到基层菊花种植相关情况,便思考如何延伸菊花产业链触角,使其担负起“富农强镇兴旅”新使命。为此,我在大会发言中建议,要打造种菊、赏菊、采菊、饮菊、品菊于一体的旅游景点和线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或许是建议契合县委、县政府工作方向,东至菊花产业在今年得到突破性发展。11月15日,在东篱湖畔,历山脚下,东篱湖菊花博览园于开园首日迎来了八方宾朋游园赏菊,30余万株、200余种菊花以其独有的魅力,展示东至“菊文化”的底蕴和风采。同时,在县委、县政府主导下,成立了东至县菊花产业研究院、与菊花产业相关合作签约、丰富拓展菊花全产业业态……

脚下有泥土、肩上有责任、镜头有民生,既是记者的本职工作,也是政协委员的担当与责任。我是记者,同时又是政协委员,我将带着一颗真心,用手中的笔作为杠杆,以政协作为支点,撬动一个政协委员的履职担当。

(作者系东至县政协委员、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