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政协:致力深化协商三项工作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来源:庐江县政协 2024-12-13 14:11:57 责编:奚正喜 桑士宣 朱磊

今年以来,庐江县政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市政协有力指导和县委坚强领导下,一体推进镇级政协联络组、界别委员工作室和镇村协商议事厅等三项工作,扎实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不断彰显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作用。

一、2024年推进协商重点工作

一是深化政协联络组建设,有效延伸协商阵地。针对深入调研中发现的镇级政协联络组工作存在的短板弱项,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镇(街道、园区)政协联络组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正科级选优配强政协联络组组长,联络组长参与同级党政工作分工,按同级党政正职实行考核,不断强化工作力量;明确政协联络组开展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10项工作清单和专题协商、专题监督等5项活动形式,进一步规范日常工作;建立县政协班子成员和机关专委会分工联系政协联络组工作制度,加强日常工作督导;建立政协联络组工作考核和年度评优激励机制,加强联络组之间日常工作交流,不断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目前,全县已实现政协联络组工作全覆盖。今年以来,各政协联络组累计开展专题协商46次、民主监督30余次,有效推动落实40余项重大决策部署,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多个。冶父山镇政协联络组围绕冶父山景区规划提升与文旅发展开展专题协商,组织政协委员、县镇相关部门、村民代表深入调研,形成了20多条针对性建议,被镇党委政府在项目实施中参考吸纳,有力推动了冶父山镇文旅事业发展。

二是深化委员工作室建设,有效加强界别联系。建立界别委员工作室,是“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有效途径。采取“领衔委员+界别委员+界别群众”的构成形式,在全县17个界别中建立了10个各具特色主题的委员工作室,实现全县界别委员工作室全覆盖;明确委员工作室聚焦“宣传政策、服务惠民、化解矛盾”等三项工作重点,紧密结合界别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履职活动;建立县政协班子成员和机关专委会分工联系委员工作室工作制度,指导工作室常态长效运行;建立委员工作室优秀协商案例评选制度,广泛宣传,相互借鉴。今年以来,各委员工作室累计开展政策宣讲、社会调查、服务群众等活动200余场次,助力解决发展难题30多个,爱心捐资20余万元,让界别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工作就在身边、政协委员就在身边。“建庐”委员工作室坚持联系服务县内建筑企业,深入开展政策宣传、税务知识培训和银企对接等项主题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难题,受到界别群众的称赞。

三是深化协商议事厅建设,有效服务广大群众。开展镇村协商议事厅工作,是践行全程人民民主的有益探索。抓好《庐江县基层协商议事厅建设指导意见》的推进落实,按照镇级全覆盖、各镇选择2个村开展试点的思路,集中建设了22个镇级、46个村(社区)协商议事厅;明确镇政协联络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分别负责镇村协商议事厅工作。建立县政协班子成员和机关专委会分工联系镇村协商议事厅工作机制,加强日常工作的督导;明确“五议五不议”议事原则,基于镇村协商议事应各有侧重考量,分别明确镇村协商议事的主要内容;建立协商议事“六步工作法”,进一步规范协商议事程序;建立镇村协商议事工作年度考核和优秀协商案例定期评选制度,坚持每半年召开一次镇村协商议事工作推进会、遴选一批优秀协商典型案例,编印《众人商量的金钥匙》案例选编。今年以来,镇村两级议事厅共开展各类协商活动168次,推动解决群众关注的200多个热点难点问题。汤池镇协商议事厅针对高标准农田整治过程中出现的农田布局不合理、配套建设不到位、宜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组织政协委员、农业水利专家和村民代表,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协商达成解决意见,推进真正让“粮田”变“良田”。

二、2025年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县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深化基层协商民主工作实践,不断推动全县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党建引领·协商议事”党建品牌引领作用,以党的建设新成效助推全县政协工作开创新局面,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与履职工作深度融合,在基层参与协商议事工作实践中,更好发挥党员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紧扣全县改革发展大局协商议政。对标落实“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要求,围绕县委全会和县政府工作报告,选定协商监督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协商议政,务实开展民主监督。三是持续推进基层协商议事厅、委员工作室建设。协商议事厅着力从平台建设、机制完善、线上拓展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继续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规范提升镇村协商议事厅建设,提升协商质效水平。做好协商典型案例的宣传,扩大工作影响。委员工作室探索建立“双主任”工作制,即:坚持专委会联系界别工作室机制,实行专委会主任与工作室领衔委员共同负责制,切实将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强化对委员工作室工作的考核激励,创评一批星级委员工作室。四是加强政协机关自身建设。深化一流机关建设,深化作风建设、提升工作效能,确保政协组织政治站位更高、工作质量更好、干部作风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