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合肥经开区海恒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内举办了一场“小小昆虫科学家”科普活动。此次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学习昆虫的知识,激发青少年对昆虫世界的探索热情,提升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老师首先为孩子们讲解了昆虫的判定标准,老师强调,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随后,老师详细介绍了昆虫的种类,包括常见的蝴蝶、蜜蜂、蚂蚁等,以及一些较少见的昆虫,如千足虫、独角仙等。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昆虫,活动现场展示了大量昆虫标本。这些标本制作精美,形态各异,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仔细观察标本,了解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许多孩子还鼓起勇气,轻轻触摸标本,感受昆虫的质地和纹理。
在了解昆虫种类的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向孩子们传授了识别有害与无害昆虫的方法。老师指出,一些昆虫如蚊子、苍蝇等,会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而另一些昆虫如蜜蜂、蝴蝶等,则对生态系统有着重要贡献。孩子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学会了如何区分这些昆虫,并了解了它们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昆虫世界的魅力,活动还安排了制作属于自己的昆虫标本环节。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使用专业工具,小心翼翼地采集并制作昆虫标本。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捕捉昆虫、制作标本,还了解了标本保存和展示的方法。孩子们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昆虫标本,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仿佛一个个小小昆虫科学家,正站在探索自然科学的道路上。
此次“小小昆虫科学家”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昆虫世界的奥秘,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接触自然、了解科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林静 龚梦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