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长三角地区法治文化建设成果,推动法治文化与非遗文化互生共融,日前,安徽省司法厅、上海市司法局、江苏省司法厅、浙江省司法厅共同举办“长三角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展”。
寿县深入挖掘本地优秀传统非遗技艺,把法治元素融入非遗作品,一件件精美的非遗作品亮相“长三角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展”。
寿州香草又称“离香草”,两年生草本植物,只在寿县城内报恩寺东边的一片土地上生长,才散发馥郁的香味,如果易地种植,则无香味,枝茎也由空变实,故名曰寿州香草。寿州香草制作技艺2018年入选淮南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寿县司法局将“弘扬宪法精神”“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宣传标语融入造型各异的香囊上,让寿州香草包融入法“法言法语闻香”中“沁润”民心。
淮南市优秀普法志愿者寿县寿春中学教师王炳君制作《江淮普法行 法治润民心》剪纸,作品由“江淮普法行 法治润民心”十个字,及国徽、喜鹊、人、牡丹花等元素组成,通过传统非遗剪纸的形式,积极创作剪纸法治文化作品,引导在校学生参与创作,深受学生们喜爱。《法治进乡村》剪纸,作品用花、鸟等元素承托“法治进乡村”五个字,寄托了对法治的美好向往。用农村喜闻乐见的传统非遗剪纸的形式,带领广大村民创作法治艺术作品,用接地气的方式,宣讲法律知识。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增强农村少年儿童法治意识,作品《争做守法好少年》将青少年普法教育与传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渊远文明的社火马勺脸谱相结合,引导青少年提高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争做守法好少年。(常盼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