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池州市政协以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效能为目标,紧扣“两商衔接”这一关键环节,以抓实党建提能、以创新机制聚能、以积极履职赋能,走出了一条勠力同心、锐意进取的实干之路。
一、建强组织,织密“党建链”。池州市政协两级党组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系统全面学习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大会上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擦亮“双向发力当先锋”党建品牌,全面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落实党建、意识形态和党风廉政建设“三个责任制”。坚持重要工作主动报告、重大事项及时请示、重点议题充分沟通、重要活动报请批准,健全“一入六联”、市政协党组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知联会经常性联系等工作机制,深化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两个全覆盖”。
二、建优机制,激活“责任链”。制定《政协池州市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政协池州市委员会关于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常态化长效化。每年举办2-4期举办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开展乡镇(街道)、开发区政协联络组长专题培训,分批次邀请委员列席市政协重要会议活动,不断提升委员与基层政协组织履职水平。动员广大委员投身“四个服务”一线,在抗洪救灾、助医助学、扶危济困等方面积极捐款捐物。严格落实委员履职评价和政协常委述职制度,按年度选树表彰10名优秀政协委员,增强委员履职使命感、责任感、荣誉感,推动委员履职从“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2024年,池州市政协共征集提案270件,立案交办178件,现已全部办复。全年共收集委员反映社情民意215篇,市领导批示24件次,省政协采用6篇,其中《被“出租”的残疾证亟待引起重视》获省政府领导批示,助力一批民生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三、建好品牌,赋能“履职链”。组织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池之要事”“民之关切”,认真调查研究、深入协商议政,持续打造“‘池’久协商”特色履职品牌。坚持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共同研究制定年度政协重点民主协商计划,今年以来,先后围绕“抢抓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打造镁基三大基地”“加快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重要课题,分别开展资政协商、常委会专题协商,邀请部门、专家、业界代表座谈交流,深入县区、园区、重点企业开展解剖式调研,广泛收集委员、企业意见建议400余条,协商成果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一批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意见建议被相关部门吸纳采用。紧盯社会关注,围绕发展功能农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法治护航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等专题深度协商,引领委员在服务大局中积极履职、在主业主责上创新作为。
(詹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