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祁门县公安局以公安工作现代化为载体,紧紧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警务运行模式,进一步深化公安改革,有效促进公安工作提质增效和长远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深入推进警务改革,公安新质战斗力进一步生成。以创新开展“主动警务”和“预防警务”为切入点,“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机制深入实施,定点执勤、动中备勤、武装巡逻、高峰勤务“四项机制”“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及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制等实战机制常态化落实,城区“两队一室”勤务模式成效持续巩固,探索创新生态警务、皖赣边界“三级三联” 等特色做法,公安机关预防和打击犯罪能力持续提升。
2024年,电诈发案数和电诈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近50%,公安部连续2次贺电表扬专案侦查工作。充分依托“大黄山”警务合作机制,不断丰富和拓展合作内涵,祁门、浮梁两县正式签订皖赣边界“三级三联”框架协议,与周边区域警务合作日益多元化、常态化。
夯实警务基础工作,治安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锚定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全覆盖创建“枫桥式派出所”“枫桥式警务室”,全面落实“派出所主防”职责,“社情通”充分运用,“护学岗”全面加强,城区16所学校全部实现警力护学,11所乡镇中心学校护学力量全面加强,信息采集、安全检查、治安管控、矛盾化解等基础工作日益深化,安全防线持续织密织牢。深入推进科技强警工程,合成作战中心成功组建,“雪亮工程”迭代升级,刑事技术手段更加丰富,“警务通”深度应用,智慧安防小区建设持续深化,“一键报警”走深走实,科技赋能支撑和服务公安实战领域更宽、成效日显。
持续深化为民为企,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全面开展“为企优环境、为民办实事”,着力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无证明办事”“容缺受理”等机制顺利启动,“爱企日”常态化开展,“警企直通车”更加顺畅,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等窗口服务“全国通办”“跨省通办”“一窗通办”及“只跑一次”便民承诺进一步兑现,45个警民(企)议事群24小在线,通过“办不成事”反映解决机制为企为民办成“烦心事”18个。持续推广“熊孩子关怀工作室”经验做法,累计帮助104个家庭挽回网游充值、直播打赏损失41.9万元。创新特色蛇伤救治“练兵角”,持续深化警医协作急救机制,全力为蛇伤患者赢得“黄金救治时间”,治愈率达到100%。巧借“村晚”“春联”等传统文化活动,及“新安麻饼”“字豆糖”等当地美食,通过发放定制小礼品、编排上演节目等方式,让反电诈、交通安全等各类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全面从严规范执法,执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聚焦执法全过程公平正义,扎实推进执法办案源头问题治理,“日评议”“周调度”等工作机制创新开展,“日清”“周督办”“月通报”机制进一步落实,“首违免罚”“以教代罚”等柔性执法持续巩固,“最优”“最差”执法卷宗、现场执法音视频评比不断深化,“法之声”讲堂顺利开讲,执法全程信息化闭环管理进一步实现,18起行政复议案件维持公安处罚决定,继续保持行政诉讼败诉、行政复议纠错、绝对不起诉和无罪判决“四个零发生”,公正执法工作位居全省前列。(汪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