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淮北市杜集区政协从五个方面入手,扎实谋划2025年工作。
围绕坚持党的领导,持续在把牢方向、坚守初心上保持定力
突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自觉把政协工作放在全区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做到党的工作部署到哪里、政协的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严格执行重大问题、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始终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协工作的各方面,体现在政协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重要指示精神、重要文章,充分运用“委员读书驿站”等学习平台,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和政治培训,以理论学习带动政治能力和履职水平提升。持续深入开展委员读书日和“委员请你来读书”活动,不断提升“书香政协”感染力。
推动党建履职融合。紧扣区委工作的重点、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社会治理的焦点,务实灵活地组织开展各类协商活动,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充分发挥区政协党组领导作用,深化“党建+”工作模式,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发挥党支部、党小组作用,推动“两个全覆盖”落细落实。
围绕积极参政议政,持续在服务大局、实干争先上集聚智力
聚焦产业发展凝聚共识。围绕助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全区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深入调研协商,积极引导经济科技界、工商界政协委员,广泛宣传招商引资政策,着力搭建招商引资平台。
聚焦城乡融合参政议政。围绕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老工矿区转型和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等议题,深入开展视察调研,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助力城乡发展品质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聚焦营商环境献计出力。围绕区委二十项重点改革举措,综合运用委员视察、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强化政策宣传、舆论引导、民主监督,了解企业普遍反映强烈的问题,反映企业呼声,助推有关部门提升服务质量、落实政策。
围绕助力社会发展,持续在履职为民、尽责担当上精准发力
推进民生有效改善。弘扬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重点就促进就业工作、“一老一小”社会保障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开展协商议政,通过专题报告、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为民报实情、建真言、献良策。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围绕农文旅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治“非粮化”,“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等议题深入开展调研协商,助力党委政府科学决策、靶向施策。
助推文化繁荣发展。充分利用区政协新时代书画苑平台作用,以书画艺术促进凝聚共识与文化繁荣。有效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多措并举搭建平台,通过开展活动大力挖掘宣传杜集汉文化、红色文化、长寿文化、葡萄文化等,助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围绕发挥政协优势,持续在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上再添动力
扎实推进“一线履职”。积极探索开展切口小、效果实的微型协商、现场协商、点上协商等形式多样的“一线协商”活动,实现“处处留心皆民意”的良好效果。坚持党政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提案办理“回头看”、现场点上督办等“一线督办提案”工作法。创新开展“一专委一精品、一界别一特色、一工作室一亮点”等履职活动,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杜集政协工作品牌。
精心搭建“两大平台”。持续深入推进“有事‘相’商”平台建设,坚持以委员为主体、以制度为保障、以质效为导向,制定工作规划,做到制度化管理、常态化运行。以委员工作室为依托,打造政企沟通协商平台,旨在通过政府、企业面对面协商座谈,推动政企沟通协商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政企同心同向、凝聚合力,调动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新开展“三大行动”。聚焦民主协商机制建设、服务大局更好履职,深入开展“大调研”行动,强化协商成效。聚焦协商选题精准、成果采纳落实,开展“大协商”行动,选好协商改革课题,集聚改革智力。聚焦抓好团结合作、形成改革共识,开展“大团结”行动,为杜集高质量发展汇聚合力。
围绕加强自身建设,持续在夯实基础、改进作风上激发活力
全面提升队伍建设。通过抓党建、强理论、建机制等举措不断加大委员和机关干部培训力度,努力提升“两支队伍”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持续完善委员履职考核制度,以一线作为、一流业绩,全力塑造委员新形象,干出政协新样子。
积极加强服务管理。统筹安排协商议政会议和视察考察调研等活动,让更多委员参与其中。不断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机制,鼓励委员在工作单位、居住地就近开展群众工作,更好倾听人民呼声、反映人民诉求、集中人民智慧。
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力戒“庸懒散慢浮虚粗”,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始终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坚守为民初心,心系“国之大者”,情系杜集人民,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不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