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南市普法工作者深入基层,持续宣传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欢度传统佳节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以“普法惠民”为主线,听“民声”有“回声”。全市普法志愿者、法律服务工作者,组织文艺小分队和普法讲师、书画摄影工作者等,深入劳务市场、集市广场、庙会游园等开展集中宣传180余场次,提高人民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在汽车站、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集中设立50个咨询台,采取“接”“送”兄弟姐妹回家过年的方式,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法律帮助和律师维权。
以“三下乡”为依托,汇“法需”送“法音”。“挥毫泼墨送祝福”“小摊进大集”等普法宣传活动,将写春联、猜灯谜等民俗文化活动融入法治元素,解答民间借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法律需求,为群众送上丰富的法治“年货”。“1+N”赋能“法律明白人”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留守儿童之家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孩子们讲解法律知识,一件件“法治大礼包”解决了留守儿童权益保护、安全教育等法治问题,让孩子们感受到法治的关爱与呵护。
以“互联网+”为平台,传“法律”护“权益”。充分运用新媒体普法的快捷、丰富、互动、易检索等优势特性,围绕春节期间网络诈骗、消费维权等个性化普法需求,宣传鲜活有针对性的案例千余件。在人流量相对集中的企业、工地和街道社区,广泛利用2800辆出租车车载LED屏、500辆公交车车载电视、近百个公交站台视频和200余个户外电子大屏幕,展播生动有趣的法治动漫、法治广告、法治漫画等,进一步扩大春节普法覆盖面、受众面,营造了全市平安祥和的节日氛围。(胡瑛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