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市南陵县籍山镇逸和社区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学习借鉴“六尺巷工作法”,探索出夯实基层源头治理的“五字工作法”,有效提升服务群众水平和党建工作质量。
“有事找书记”信息掌握“早”。 为方便居民第一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人,在各小区组建以社区书记为群主的“为民服务微信群”,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外、小区主出入口和单元楼道内粘贴“有事找书记”展示牌,公布社区书记电话、微信和抖音工作号。针对群众反映的一般性问题做到及时反应、及时反馈、及时到场、及时采取措施。复杂性问题,第一时间掌握事实证据,并详细登记,约定时间到小区党群服务站,进行面对面沟通处理,实现居民反映的问题“零延迟”。2024年以来,共收集群众诉求1200余件,解决1200余件。
“幸福合伙人” 协调部门“多”。对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以及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立即启动“社区吹哨 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并积极配合镇创建办、派出所、镇司法所等相关职能部门,实行多部门联动,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联合开展行动,使问题得到有效处置。同时,动员216名在职党员任红色楼栋长或兼职网格员,实现基层治理由“我”向“我们”转变。2024年以来,社区“幸福合伙人”共为居民解决视频监控、集中晾衣架、围墙修复等群众身边小事300余件。
“移动办公桌” 为民服务“实”。改变传统的“等群众上门”工作方式,转变为“送服务上门”,“未诉先办”将服务直接送到居民家门口。社区将辖区有一技之长的老手艺人组织起来,开展便民利民进小区、进家庭活动,每月到小区开展义务磨刀磨剪、义务理发、义务修理雨伞、义务测量血压、义务修理小家电等“五义”服务,同时针对年老体弱和肢体残疾的居民,开展送服务上门活动。2024年,共开展“移动办公桌”进小区活动16场次、进家庭活动165次,受益群众1200余人。
“板凳议事会” 矛盾调处“快”。为充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畅通沟通渠道并高效处理邻里纠纷,依托“善邻家园 幸福逸和”特色党建品牌,创新推出板凳会议、围炉煮茶、凉亭党课和阳光议事厅四个互为主体,又融为一体的议事载体。社区“两委”成员、业委会、物业与居民在小板凳上围坐,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拉近彼此距离,以“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使矛盾纠纷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化解。2024年,通过板凳会议解决电梯换新、楼上楼下噪音等邻里纠纷40余件。
“敲门日行动”回访效果“好”。坚持“工作好不好,不朝墙上看,要朝群众脸上看”服务理念,社区将双休日定为“敲门日”行动,避免因工作不及时、不到位,使矛盾问题出现反复,甚至引发新的问题。同时,采取鳏寡孤独“重点敲”、一般家庭“定期敲”、年轻群体“网上敲”的回访原则,此举不仅有效巩固了社区各项工作成效,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的关系,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2024年,因工作需要,第三方对辖区居民满意度开展问卷调查,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为100%。(南陵县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