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通过细致查看燃放烟花视频、科学区分责任比例,不仅化解了这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还连带解决了另外两起关联案件。调解现场,各方家长当场履行赔偿,纠纷圆满落幕。
2023年底,淮北市相山区某民房因燃放烟花引发火灾,导致经济损失3万余元。一审法院认定现场7名燃放烟花的孩子均摊责任。但燃放“仙女棒”“小西炮”的5名孩子家长不服上诉,认为“放‘加特林’的冲击力大、飞得远,责任不应该均摊。
二审中,法官调取现场监控视频发现,燃放“加特林”的两孩子喷射烟花范围广、火势猛,更易引燃远处可燃物,而其他孩子燃放的小型烟花危险性较低。结合消防鉴定结论,法官在庭审结束后向各方解释,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的关联性、危险性差异是责任划分的关键。同样是燃放,风险不同,责任也应区别对待。
经法官多次沟通,燃放“加特林”的家长虽未上诉,但认可“多担责更公平”,放小烟花的家长也放下心结。最终,各方达成调解:两名燃放加特林的孩子监护人各担责16.67%,赔偿5000元;其余5方家长各担责13.33%,赔偿4000元。调解协议还明确,另两起正在审理的因同一起事故引发的损害赔偿案件,各方参照此比例赔偿,实现“一案解三纷”。
庭审后各方签署调解协议,7方家长现场转账付清3万元赔偿款。(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