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凤阳新闻
凤阳县:保护地名文化遗产 守护历史记忆
来源:张健健 2025-02-12 15:04:46 责编:李伟 胡明兵 喻寒松

近年来,凤阳县民政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强对地名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大力推动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凤阳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明朝设立凤阳府后,地名正式固定为“凤阳”,并沿用至今。

凤阳境内保留了一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名遗产,如“燃灯”“钟离”“濠州”“临淮”等,这些地名或源于宗教文化,或与地域的繁荣与变迁相关,展现了凤阳独特的历史文化印记和地域文化魅力。

编印保护名录,为地名文化遗产“建档立卡”。为加强凤阳地名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工作,促进地名文化繁荣发展,凤阳县民政局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实地走访调查、收集民间传说等方式,全面梳理了本地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地名,202个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地名和100个独具特色、引人入胜的地名故事被编入《凤阳县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简称《名录》)。《名录》涵盖古村落、古街巷、古建筑、自然地理实体等多个方面,每一个地名都是一个载体,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多个角度探究地名背后的文化根脉,全面展现凤阳的历史变迁、经济活动、民俗风情和文化魅力,也为凤阳地名文化遗产的普及与推广提供参考资料。

文化融入地名,让地名成为城市文化名片。地名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凤阳县在地名命名过程中,注重将文化元素融入路名之中。一是建立采词库,丰富地名资源。通过实地走访、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充分挖掘地名背后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地方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元素,选取具有地域特色和深厚文化的词语建立采词库,为命名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词汇。二是在新道路命名过程中,注重选取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路名。在安徽凤阳经济开发区48条园区内道路命名过程中,采用了一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名称,如“庄乐路”“门台老街”“琉璃岗路”等。通过文化融入地名,使地名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标识,而是成为生动展示凤阳形象的名片。

申报古镇古村,提升地名文化价值。近年来,凤阳县民政局积极开展安徽省千年古镇、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申报工作,努力挖掘、保护和传承凤阳丰富的地名文化遗产。目前,临淮关镇和考城村已分别被认定为安徽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和古村落。申报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录,不仅提升了凤阳地名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后续的保护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凤阳县民政局将以大力弘扬地名文化遗产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地名文化与旅游、文创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凤阳的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张健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