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人就是一座精神丰碑,一件好事就是一场道德接力。近年来,凤阳县板桥镇大力倡导凡人善举,弘扬社会正能量,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典型宣传、志愿服务、困难帮扶等方面,积极发挥好人示范引领作用,让德善之花遍布每一个角落。
宣传正面典型,让榜样形象“树”起来
学习身边“好人”,讲述“好人”故事,传递崇德向善能量。板桥镇通过开展好人故事和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讲会等活动掀起学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人物热潮,引导广大群众崇尚好人、学习先进、争当模范,逐渐形成一个人影响一群人的传播效应。
2024年7月12日,板桥镇板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举办“道德评议会”,以讲述动人故事、交流好家风好家训的形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居民重视家教家风建设,提倡文明新风尚。
活动现场,“滁州市文明家庭”代表高国星分享了家风小故事和自己在生活、工作中的感悟。群众纷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将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用良好的家风、文明行为做榜样,崇德向善,学习先进典型,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为促进文明新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高国星说:“通过参加今天的道德评议会,我将自己的事迹分享给了大家,在此我也倡议大家能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公德,坚持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
近年来,板桥镇常态化开展好人评选活动,其中产生镇级好人40余人,县级及以上好人10名,道德模范18名,文明家庭15户 。他们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向广大居民群众宣讲理论知识,家风家训,传递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开展志愿服务,让文明实践“亮”起来
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板桥镇创新好人与志愿服务结合工作模式,本着鼓励好人当志愿者、推荐志愿者当好人为原则,从志愿者中选树了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先进典型,形成好人和志愿服务共促共进良性循环。
“在敬老院参加志愿活动,陪着老人们聊天,帮老人们打扫卫生,为老人们做点事,心里很踏实,也很高兴。”对于“凤阳好人”王安同而言,参加志愿服务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4年10月10日下午,板桥镇在古城村敬老院开展“九九重阳饺子宴 浓浓敬老爱老情”文明实践活动,为板桥镇养老院80名老人送去节日的问候与祝福。好人王安同、舒秀兰与30多名志愿者一起参与了这次活动。
“头一次过这么热闹的重阳活动。”80多岁的顾正坤爷爷,他开心地观看演出,吃着热心志愿者们做的美食,脸上笑开了花。
志愿者与老人一起动手,和面、擀皮、包饺子。亲切地和他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和需求,同时叮嘱老人要注意身体,保持乐观心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老人们一边包饺子,一边回忆往昔,分享生活经验。此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特别邀请了村里的厨师,为老年人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午餐,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着美食,共叙家常,其乐融融。
探索好人和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创新之举,能够实现好人和志愿者的互促互进良性循环。通过丰富多彩的“好人+志愿服务”活动,让好人效应引领风尚、志愿服务蔚然成风。近年来,板桥镇已先后实施了4批25个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活动160余次,累计直接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
帮扶困难好人,让群众心里“暖”起来
以礼遇帮扶“凝心”,健全常态长效机制,让“好人有好报”成为社会风尚。板桥镇始终坚持嘉奖、慰问、帮扶等形式,为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彰显不平凡的好人送去温暖与祝福,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
2024年5月23日上午,板桥镇人民政府党委书记毛存昭同志带领板桥镇人民政府政法委员张瑜同志到板桥派出所看望、慰问5月18日下井救人而因公负伤的辅警班长衡泽丰同志。
慰问中,毛存昭代表镇党委向衡泽丰同志英勇救人给予充分肯定和感谢,并感谢板桥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为了板桥镇全镇的平安舍小家、顾大家而默默奉献。衡泽丰同志表示,一定会在所领导的领导下,继续为板桥镇的经济发展和平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板桥镇强化跟踪服务,把好人作为节庆日走访慰问的重点对象,及时帮助解决他们在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困难。每年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期间,组织开展慰问帮扶活动,帮助困难好人140多人次,在全社会形成“学好人做好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和良好风尚。
如今的板桥镇,点点星火正汇聚成德善之光,无私的品格已然铸就成精神丰碑……一个好人就是一枚火种,更多好人凝聚在一起,“微光”就会汇聚成文明星河。下一步,板桥镇将会继续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在挖掘、宣传、推广、关爱、保障等多重机制上再发力,让志愿服务得以延伸,让爱心持续接力,推动向善向美的道德力量蓬勃生长,让“好人现象”变成“好人效应”,让“好人效应”引领社会新风尚。(韩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