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区“微品牌” 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来源:苏梦婷 2025-02-21 08:30:05 责编:吕宏伟

今年以来,蚌埠市蚌山区委政法委以创新为笔,以服务为墨,精心打造社区“微品牌”,在辖区内绘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圆”基层治理新画卷,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洞察需求,以人为本创“品牌”

基层治理的核心是满足居民需求。蚌山区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居民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居民的“急难愁盼”,为“微品牌”定位导航。针对集中反映的社区治安管理难题,“蚌山巡防品牌”应运而生,这一品牌整合了社区民警、网格员、群众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建立健全了人员管理、培训、激励等工作机制;完善了问题发现、信息上报、交办流转、处置反馈等闭环处置机制,切实加强了社会面警力部署,提升了街面见警率,“快速机动”巡防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此外,通过利用群防工作参与积分制,更多的社会人员被激发,更积极主动参与到群防群治工作,居民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塑“品牌”

在化解矛盾纠纷方面,蚌山区委政法委注重调解室品牌建设,在区综治中心设置了调解室、综治法庭等功能室,区法学会18名首席法律专家采取轮值方式入驻中心,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此外,为强化调解队伍,联合法院、司法局等部门,选派经验丰富的法官、律师为调解员提供专业法律指导。同时,引入社会组织参与,为矛盾纠纷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多元化服务。通过整合资源,全区共吸纳了191名优秀专兼职调解员,组建了8个行业调解委员会,实现了日常矛盾纠纷分类调处化解。同时,以优秀矛调员为骨干建设个人品牌调解室,作为综治中心的基层联系点,以调解经典案例宣传来打造知名调解招牌,同时借助群众口耳相传扩大区级综治中心知晓度。目前已成功打造了“段凤宝”“陈西敏”“李小桦”三个市级个人品牌调解室。

创新模式,科技助力强“品牌”

在数字时代,蚌山区委政法委注重科技在社区“品牌”建设中的应用,推动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机制,以群众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为目标,构建“一中心、一平台、八个调委会”的大调解体系,搭建成了矛盾纠纷化解智能化、信息化的线上工作平台,实现了矛盾纠纷协同配合、联动处置、信息互通,及时核查敏感信息并快速处置。在区综治中心还设置了多功能视频调度室,通过雪亮工程整合全区15248路社会面监控探头,实现对全区治安情况的实时监控,通过视联网系统即时调度各乡街社区综治中心,做到突发情况快速响应,风险隐患及时处置,提升社区治安防控能力。同时,搭建“社区治理云平台”,以黄庄街道“红馨园”社区品牌打造为例,将网格化管理融入“慧满淮畔”智能线上小程序,结合“积分制”,居民可通过小程序参与社区事务讨论、反映问题、积分兑换等,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提升。

宣传推广,扩大影响促“品牌”

在蚌山区,“社区小王说事”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这一创新举措以社区一站式矛调中心为依托,聚焦居民的需求,为居民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有效解决了诸多社区难题,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为了让“社区小王说事”发挥更大效能,蚌山区委政法委不仅拓宽线上渠道,还积极开展线下的品牌宣传推广活动,居民可到社区一站式矛调中心的讲解室中享受现场解说、免费咨询或是调解服务;社区民警、检察官、律师等力量共同开展调解工作过程中宣传品牌;将“小王说事”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形成“文明实践+基层治理”的综合体。

打造社区“微品牌”,是蚌山区委政法委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通过持续发力,一个个“微品牌”如繁星点点,照亮基层治理之路,绘就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画卷,为社会稳定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苏梦婷)

法律服务

调解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