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繁昌区法院:一条凌晨两点的求助短信
来源:张弦 2025-02-27 19:42:43 责编:仇鹤丹

某日凌晨两点,芜湖市繁昌区法院执行局法官收到一条短信,信息简短而急促:“法官请帮帮我!”

这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申请人唐某发来的信息,内容是请求对被执行人缪某进行强制拘留。在与唐某进一步的电话沟通中,其哽咽着诉说多年来的辛酸境遇。

时间回溯到2005年,时值38岁的唐某只身前往日本工作,独自在异国他乡打拼。辛苦奋斗了20多年,省吃俭用下终于攒下积蓄。2024年1月,唐某返乡置业,准备后期回国颐养天年。就在这段期间,经人介绍结识了自称经营“黑茶项目”的缪某。在对方高息承诺的诱惑下,唐某不仅倾尽积蓄,更是抵押刚刚新置的房产,共筹措55万元全部交给缪某。然而,除了一次2000元的利息,唐某就再未收到分文。之后在法院主持下与缪某达成的调解协议,也成为其拖延还款的幌子,对方再无音讯。年逾五十的唐某,不得不重返日本,继续身兼数职还债。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难题接踵而至。通过多轮网络查控,缪某账户余额拢共不足300元;线下多方查找询问,缪某住处的周边邻居和村委会均反映,其早已“负债跑路”,老家房屋已空置多年,并无太大经济价值,执行干警的线下查找最终一无所获,案件办理陷入僵局。

冬夜凌晨,唐某忍不住向执行法官发出求救信息,要求对缪某实施强制措施,发挥司法威慑力。但面对此类既找不到被执行人又没有足额财产的案件,执行法官也不禁暗自犯难。

“从源头突破,想办法先找到人!”思索再三,执行法官决定“以智攻诈”。基于缪某拒不接电话,先是假扮成茶商,使用新手机号与缪某取得联系,之后在交谈中以实地“验货交易”为由诱其前来繁昌。幸运的是,缪某没有发现破绽,对这桩生意信以为真。在确认缪某达到指定地点后,守候多时的干警成功将其控制,拘传至法院。此时,距离收到唐某的司法拘留申请仅用时不到5天。

起初,执行法官希望在耐心释法明理下,能够说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尽快缓解申请人的压力,但持续数小时的坚持并未奏效,缪某咬死“没钱还”,并始终只字不提大额借款资金的去处。见此情形,为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充分彰显法律权威,执行法官果断决定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拘留15日的惩戒措施。

缪某被拘留的照片跨越重洋,唐某迅速发来感谢信息,对执行干警的高效行动连连点赞。跨过国界,越过山海,一次线上的申请及时被重视受理,一次群众的呼唤被得到充分倾听,执行干警坚持以“如我在执”之心维护法律权威和司法温度。(张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