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省政协机关召开的“新春首会”,吹响了2025年,省政协机关以提升“一专多能”为重点的持续深化“追求卓越、争创一流”模范机关建设的号角。
“一专多能”如同参天古树,专业深度是向下扎根的根系,多元能力是向上延展的枝叶。在人民政协事业进入新时代,在知识迭代加速的智能时代,这种能力结构不仅是个人发展的刚需,更是应对复杂挑战的不二选择。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把握“学”与“干”的辩证关系,构建认知框架,锤炼实战本领。必须以系统学习铸就专业根基,以多维实践拓展能力边界;必须形成能力提升的学干交融的螺旋上升机制;必须培养能力提升的数字时代的动态能力养成;必须以提升“六种能力”为重点。
一、以学铸魂强根基,提升政治把握能力
政治性是政协工作的第一属性。要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系统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关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深入理解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时与势”。通过参与“书香政协”读书活动,养成“晨读半小时 夜学两小时”学习习惯,既学习中共二十大报告等政治文献,又研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等制度文本,在“学思践悟”中校准政治方向。在实践中,将政治判断力转化为行动自觉力。
二、以干砺能强本领,提升谋划协调能力
政协作为"四梁八柱"中的重要支柱,需要强化系统思维。要坚持“谋事在前”原则。谋划前,应系统研究目标、任务,上级和领导的要求、历年的做法经验、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分析研究实现目标的路径、途径,充分考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研究出处置的方法,积极与协作单位沟通协调,形成协调统一的工作步调。应坚持谋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协同性、应变性、务实性。切实避免“未干没思路,一干全是思路”的现象。
三、以研促行强质效,提升调查研究能力
调查研究不仅是政协委员履职的“金刚钻”,也是政协机关干部的“金刚钻”没有这个“金刚钻”就难揽服务保障委员履职这个瓷器活。在谋划和组织调研时,要坚持问题导向,开放协同,分类研究的调研原则,运用平面归纳、立体交叉、垂直递进的研究方法,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开展系统性研究、学理性分析,把经验总结出来,把问题查找出来。建立“三三制”调研法:调研前做到政策理论、基层情况、委员专长“三个吃透”;调研中采取集中座谈、随机访谈、蹲点深谈“三种方式”;调研后形成问题清单、建议清单、成果转化清单“三张报表”。使调研达到摸实情、重实效、提实策的效果。
四、以精求进强效能,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服务保障委员履职是政协机关干部的主业、主责,也是机关干部能力水平的集中反映,事关政协委员的履职质量,直接影响政协整体效能。因此,应认真学习研究所涉领域的专业知识,行业动态,及时掌握相关政策、措施,为委员履职提供咨询服务,应根据服务保障对象,研究准备保障内容、方法,逐步形成“标准化 个性化”服务保障模式,制定服务流程、形成服务标准,提高服务保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五、以融聚力强共识,提升团结联谊能力
凝聚共识是新时代政协工作的中心环节。凝聚共识不仅是政协委员的事,也是政协机关干部的事。应加强对党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学习研究,将凝聚共识的理念贯穿于组织协调委员履职的全领域,贯穿于制定各类方案、计划,起草报告全过程。要加强和委员的联系沟通协调,建立热诚的服务关系、良好的工作关系,融洽的协作关系,应主动将自身融入委员,融入服务,提高团结联谊的能力。
六、以严正己强防线,提升守纪律己能力
廉洁自律是政协干部的立身之本。应强化政协干部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实践者,协商民主的推动者,统一战线凝聚力量的落实者的形象意识,增强严以律己的自觉性。应加强党内法规、纪律的学习,将纪律的红线、底线雕刻在脑中,内化在心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抵御能力,自觉接受组织和同志们的监督。在和委员的交往中,构建“亲清”的履职关系,真正做到“干事加干净、勤政加廉政”。
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新使命。作为政协干部,唯有坚持以“学”筑基、以“干”为要,在“六个能力”提升中练就“十八般武艺”,才能以“一专多能”的硬核本领,为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注入更强动能,以实干实绩书写新时代政协工作的合格答卷。(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