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提高《淮南审判》内容质量为抓手,加强全市法院审判理论实务研究,提升队伍能力素质?3月7日下午,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淮南审判》编辑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潘晓晖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唐海燕主持会议。
会议通报了2024年全市法院论文、案例、调研、信息等工作情况,宣读了《淮南审判》编辑方案建议稿,与会人员就编委会运行调整机制、编辑部和编阅部人员组成与责任分工、栏目设置、采编方式等内容交流意见。围绕如何将《淮南审判》打造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学习阵地、审判理论的研究阵地、审判实务问题的交流阵地。
会议提出,近年来,淮南法院审判执行质效持续保持全省领先,但同法院工作的发展形势、发展任务相比,干警的理念、作风、能力还存在跟不上、不适应的地方,集中表现在对审判理论研究思想认识不够、业务成果不多、审判人才缺乏、工作机制不优等方面。高质量做好《淮南审判》编辑工作,有助于锤炼干警政治业务素质,有助于从源头上提升审判执行质效,有助于培养专业化审判队伍,以审判理论实务研究为锻造过硬队伍提供智力支撑。
要聚焦“深”,科学确定选题。围绕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法院重要工作、典型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精准设置刊物栏目,认真谋划好、讨论好选题设置,引导干警深入思考。要聚焦“实”,健全工作机制。以学促干,边学边干,不断探索、建立、优化稿件常态报送、常态交流协作、成果高效培育、榜样激励表彰等各项机制,把促进法治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彰显在每一篇文章上。要聚焦“优”,增强精品意识。以入选优秀案例、人民法院案例库、上级法院表彰为目标,做好审判理论实务研究的组织推动工作。
要加强组织领导,两级法院领导班子成员要组织分管部门认真谋划抓审判理论实务研究工作,明确各业务条线的研究重点。要压紧压实责任,各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具体到人,以定期监督指导确保工作有序开展。要做好要素保障,在研究所需的经费、时间、资料上,为干警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加强与高校合作,健全合作机制,助力研究工作高质量开展。
编辑委员会全体委员、各基层法院审管办(研究室)或研究室理论研究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方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