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送达难 担当促履行
来源:郑武 仇瑶 2025-03-13 13:22:13 责编:梅觉明

“送达难”一直是困扰法院的难题之一,送达畅通与否不仅直接影响了司法效率,还间接影响了群众司法获得感。近日,宁国市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过程中,将释法明理嵌入“送达环节”,上演了一场从抗拒接受材料到积极履行义务的戏剧性转变。

因原告未能提供被告的联系方式,承办法官在集约查询、邮寄送达均无果的情况下,决定采取上门送达。上门当日,被告态度强硬,十分抗拒,遂依法进行留置送达。开庭当日,被告未到庭参加诉讼,法院依法进行缺席审理,判决被告向原告偿还借款10000元及相应利息。

再次上门送达判决书时,被告家属情绪激烈,行为偏激,场面几近失控,案件送达一时陷入了僵局。考虑到矛盾有进一步激化的可能,承办法官在做好送达记录和准备工作后,决定第三次登门。面对多次来访的承办法官一行,被告抵抗情绪依旧明显,声音较大引来周围群众围观。对此情形,承办法官冷静沉着,一边安抚被告情绪,一边向其释法明理,阐述漠视法律的利害关系以及强制执行的法律后果。最终,在承办法官耐心劝解下,被告情绪逐渐平复,收下了判决书,并表示会立即履行义务。目前,被告已向原告支付全部欠款,该案得到圆满解决,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郑武 仇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