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我们沟通的桥梁,还与我们的财产安全紧密相连,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麻烦。2025年3月17日,怀远县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对姚某提起公诉,为我们敲响了这样一记警钟。
2024年10月,陈某像往常一样来到邮政银行办理业务,当他查看账户时惊讶地发现,自己银行卡里辛辛苦苦积攒的十几万元竟然不翼而飞了!陈某的心瞬间沉入了谷底。经银行工作人员查询流水,发现钱居然被陌生人通过淘宝、支付宝免密支付盗刷走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陈某的前手机号码曾经绑定过“支付宝”,并且在“支付宝”里绑定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卡,还设置了免密支付。2023年4月,陈某因为某些原因更换了手机号码,却忘记了将手机号与“支付宝”和银行卡解绑。2023年8月,姚某申请获得了一个尾号为xx3的手机号码使用权,巧合的是,这个号码正是陈某之前使用的。在使用过程中,姚某发现用这个手机号可一键登录支付宝、淘宝等软件,而且还能使用免密支付功能。更让他心动的是,这个账户还绑定着一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卡。被利益蒙蔽双眼的姚某,从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多次使用陈某的淘宝及支付宝账户进行网购、转账,肆意挥霍着陈某的钱财。截至2024年10月,盗刷金额竟然高达十四万余元。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案发后,姚某的家属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积极筹钱退赔陈某的全部损失,并自愿认罪认罚。陈某因疏忽大意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虽然最终钱财失而复得,心中却是五味杂陈。(怀远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