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着力构建“三大体系”,通过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和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区域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裕安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防洪工程体系。该区重点开展中小河流堤防达标建设,“十三五”以来,加固河流堤防125公里,河流堤防防洪标准提升到20年一遇以上;开展淮河流域城东湖裕安片四个保庄圩堤防提升加固工程,堤防加固10569米;175座小水库全面除险加固。2024年,开展防洪通道治理工程,投资4.26亿元,治理排涝河道38.6km,其中河道疏浚衬砌33.4km,新建排涝箱涵5.2km及排涝涵闸等配套建筑物,工程完工后,排涝标准由5年一遇提升到10年一遇;
完善监测预报体系。该区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实现水旱灾害防御“预”字当先、关口前移、防线外推的需求。投资3430.71万元,全区新建水雨情自动测报站点198个,改造站点25个,以及人工水位观测设施。对5个山区乡镇48个山区村,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精确划定危险区、分析确定预警指标,补充完善监测系统、预警系统、预警平台及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中小河流水文监测及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完善防御工作体系。该区以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工作目标为牵引,贯通雨水情、汛情旱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管理水平。全区成立区防汛工作指挥部和5个片区前线防汛工作指挥部;以区人武部民兵应急连和区消防救援大队为主体,组建了150人的区级防汛应急抢险队伍;与区内3家规模较大的建筑施工企业签订防汛抢险协议;区水利局利用在建水利项目与6家水利施工企业签订协议,按照项目所在地划定包保联系乡镇,参与乡镇防汛抗洪抢险;23个乡镇街(高新区)以基干民兵、镇村党员干部为主体,组建了23支1200人的乡级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王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