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
来源:王雪松 2025-04-05 20:55:15 责编:王悦 朱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都提出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传承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加强我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系统布局高水平中医药创新基地,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机制,对提升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解决中医药发展的瓶颈问题、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当前,我省共支持建设4个中医药类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6个中医药领域省重点实验室。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不足,限制了重大标志性成果的研发和转化。二是高端人才团队缺乏,中医药人才结构还不合理,领军骨干人才匮乏、复合型人才短缺。三是省财政资金支持中医药类科研项目少,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2023年组织立项了一批省中医药科技攻关专项,但是没有延续性,作用发挥不充分。

总体上来看,我省中医药科技平台创新发展能力不够强,尚不能较好地支撑中医药科技发展。在各类财政资金科研项目方面,布局的中医药类科研项目总量少,资金不足。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医药原始理论创新、临床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

我省从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跨越,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打造一批高能级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中医药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为中医药振兴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为此,建议:

一是加大对中医药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强化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支持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升级,建设中医药类省实验室,积极创建中医药类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推进落实省中医药科学院大楼建设经费、人员编制和运行经费,打造我省中医药创新高地。支持安徽中医药大学在与新站区共建大学科技园基础上申报新型研发机构。

二是完善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支持机制。在现有的项目基础上,增加中医药项目比重或资助数量,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省杰青、优青项目和省科技重大专项等。持续开展中医药科技攻关,继续设立安徽省中医药科技攻关专项,加大对安徽中医药大学的支持力度,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稳定投入机制。

三是健全中医药人才和成果分类评价体系。优化科研项目、奖励、人才等评价机制,向中医药领域倾斜,推动中医药领军人才团队建设取得新突破。支持中医药相关项目、科技奖励等建立分类评审机制、单独分组评审。建立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科技成果评价标准,避免“以西律中”,实施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中医药类别单独分组,单独设置奖励指标,在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民建安徽中医药大学支部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