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措施显威慑 主动履行化纠纷
来源:淮上法院 2025-04-07 16:25:53 责编:吕宏伟

近日,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被执行人俞某主动联系蚌埠市淮上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当场向申请执行人景某履行了12万元赔偿款。至此,这起一起历时两年的案件在法院执行措施的强大震慑下圆满执结。

案情回溯:交通肇事拒赔偿

2023年,俞某驾驶的车辆与景某发生碰撞,事故致使景某受伤。经认定,俞某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法院审理后判决俞某赔偿景某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共计12万余元。判决生效后,俞某始终未能履行判决书中的赔偿义务。今年2月,景某向淮上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攻坚:双管齐下破僵局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第一时间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冻结俞某名下银行账户,但账户余额仅2000余元。面对执行困境,法官深入调查发现,俞某每月需通过住房公积金还房贷,遂迅速前往某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核查。经查,俞某公积金账户虽存有足额的公积金,但因不符合《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提取条件,无法直接扣划。执行法官当机立断,依法对该账户采取了冻结措施。

法律威慑:冻结账户促履行

公积金账户冻结后,俞某的房贷扣款渠道被切断。面对可能产生的征信受损、房屋拍卖风险,俞某主动致电法院:“法官,我的公积金被冻结导致房贷断供,我现在想办法筹钱!”执行法官向其释明拒不履行还将面临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惩戒后果。最终,俞某多方筹措资金,于2025年3月24日携现金到法院结清债务。

彰显温度:迅速解冻消影响

俞某履行完债务后,表示房贷的扣款期在月底,希望法院能在月底之前解除对其公积金的冻结措施。为消除对被执行人的房贷断供影响,执行法官快速做出解冻文书,并且在月底之前解除了对被执行人公积金账户的冻结措施。(淮上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