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区法院:内外并举“四力齐发” 助推执行质效稳步提升
来源:李龙 王丽娜 2025-04-16 11:37:37 责编:梅觉明

近年来,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深度聚焦人民群众在执行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强队伍、优服务、促共执、建机制”等工作举措为抓手,全力提升执行案件质效,努力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2024年共新收执行案件5752件,执行到位金额9.43亿元,执行到位率、执行完毕率、首执案件终本率均优于最高法院发布的审判执行质效指标体系所确定的区间值。2025年1-3月,共执结案件978件,执行到位金额1.69亿元,执行完毕率同比超优4.98%,执行到位率同比超优25.02%,首执案件终本率超优16.72%。一个个沉甸甸的数据,一项项落地见效的执行举措,书写了一张张司法为民的精彩答卷。

尽“执”履责,强化集中执行“战斗力”

“听了法官给我普及的法律知识,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愿意替儿子偿还全部借款,但是由于最近手头紧张,请求法官帮我同申请人商量,能不能在利息方面做出一定让步。”该院利用假期开展的集中行动过程中,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被执行人李某父亲在执行干警的释法明理下,同意替一直“隐匿”行踪躲避执行的儿子履行还款义务,后在执行干警的劝和促谈下申请人做出减免3万元利息的让步,李父当场代子履行了全部借款本息87万元。

这只是执行干警倾力执行维护胜诉申请人合法权益的一个缩影。该院常态化开展“徽动执行”之护航民生、护航发展集中行动,执行干警抢抓凌晨、夜间、假日等执行“窗口期”突击行动,有效提升了查人找物效率,高效执结了一批涉民生、涉企“骨头案”。藏在家中阁楼被执行干警“揪”出的被执行人,惧怕在拘留所过春节急忙筹款的被执行人,开着豪车却“撒谎哭穷”被“现场抓包”的被执行人……一个个绞尽脑汁想要逃避还款的被执行人,在执行干警的“火眼金睛”下无处遁形,慑于集中强制执行的威慑力最终履行义务。

除有效采用冻结扣划、司法拘留、失信限高等强制执行措施向“拖、躲、逃、赖”行为坚决说“不”外,该院还灵活采用活封活扣、执行和解、分期履行等善意执行方案尽力实现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双赢,持续探索案件执行质效提升的经验、方法,将司法为民理念贯穿到执行工作之中,做到集中执行有“速度”,执行举措有“力度”,保障民生有“温度”。

周某、叶某等20余人诉杨某民间借贷系列案件,因杨某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案件进入终本程序。后在排查终本案件财产线索过程中,执行干警发现杨某名下有两套拆迁房产可供执行。由于近期房地产市场低迷,司法网拍可能会导致房产流拍,进而影响双方当事人权益兑现的进度。执行干警遂说服申请人同意被执行人自行处置房产,最终促使被执行人两处拆迁房均以市场均价快速妥善处置,并迅速以售卖所得的房款总额了结全部债权117万元,所涉26起终本案件得以一次性出清。

“终本清仓”专项统一行动开展过程中,该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及分管院领导深入执行一线,带头办理“终本清仓”案件,充分调动执行干警办案积极性,因案施策开具案件出清“药方”,综合运用分期履行、减息让利等灵活执行手段,全力推进躺在“终本仓”中的历史积案实质化解,助推“终本清仓”执行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需求,提升为民执行“保障力”

2024年11月5日周日下午,该院“执行110”接到申请人提供的被执行人王某现身某酒店的线索,火速出警成功将隐匿行踪的王某拘传至法院。在执行干警刚柔并济的调解下,王某当场给付申请人宣城某公司11万元,余款达成执行和解。该起案件从调解到执结仅用3小时,及时缓解了申请人企业资金周转和工人工资发放压力,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打的电话,没想到大年三十你们还在值班,神速出警终于堵到丁某(被执行人),他终于把拖欠我六年之久的货款还清了,真是非常感谢!”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申请人向“执行110”干警致谢。“天津离宣城有2000公里,这么远真没想到你们竟然跑过来找我。”看到不远千里跨省执行的干警,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被执行人俞某满脸惊讶,意识到自己无法逃脱最终当场履行了部分借款,余款同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

民之所需,执行必达。该院“执行110”2024年共接出警318次,出警率100%,拘传657人,拘留103人,扣押车辆4辆,实际到位金额555.18万元。该执行团队自建立以来全年无休,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真正做到有警必接、接警必出、出警必快、处警必果,及时精准查控被执行人下落及其财产,并抓住时机采用强制措施和释法明理相结合手段促使矛盾纠纷实质化解,切实用执行“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春节前夕,该院通过深挖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综合运用强制执行与调解感化相结合执行方式,成功促使工人和企业在彼此体谅的基础上达成执行和解,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被执行人企业的经营困境,而且赶在春节前将所涉20万余元工资款发放到20余名工人手中,确保他们安“薪”过年。

民之所呼,执之所向。该院还为涉民生案件开通了执行绿色通道,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医疗工伤、赡养费、抚养费等涉民生案件集中优先办理,最大限度保障涉民生案件申请人合法权益。除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民生需求问题外,该院对符合“执转破”条件的重点案件,分类施策,推动低效或经营不能的“僵尸”企业通过破产程序有序退出市场,推动闲置资产和落后产能得到有效盘活,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法院力量。

此外,该院积极开展院领导接访制,带案下访制、承办人首访负责制,重点复杂案件联动制,多方化解涉执信访案件,2024年执行信访件数同比下降34.5%。

联动赋能,增强共执格局“融合力”

春节假期期间,该院执行干警与宣城市拘留所管教民警运用共建的信息互通“点对点”专线,密切关注被司法拘留人范某的思想动态动向,并适时组织双方当事人及其亲属在拘留所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室开展联合调解。在执行法官和管教民警轮番释法明理下,范某认识到还款是不可回避的法律责任,当场筹措4万元偿还丁某,剩余款项待其将名下房产处置后便立刻归还。鉴于被执行人及时改正错误并积极履行义务,法院决定提前为范某解除司法拘留,并对其此前拒不配合执行行为处以1000元罚款处罚。

司法拘留只是惩戒失信违法行为的手段,实质定分止争才是其最终目的。该院依托与宣城市拘留所建立的执拘联调机制,执行法官强化与拘留所民警对接协作,成立“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室”,充分发挥监所威慑,通过开展普法教育和感化帮扶等联合调解方式,最大限度提升司法拘留对矛盾教育化解的转化率和促执调解成功率,推动多名被拘留当事人从“拒不履行”到“积极协商”的转变,有效化解一批执行“骨头”“钉子”案,实现办案的法律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自2024年4月份宣州区法院同宣城市拘留所建立双向联动机制以来,共联合开展调解42次,有效化解涉执矛盾纠纷36起,提前解拘被执行人27人。”该院执行局负责同志介绍道。

为有效解决被执行人故意隐匿行踪的执行难题,该院进一步深化“点对点”网络司法查控协作机制,将查控工作从线下“搬”到线上,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动,通过建立专网服务系统,实现公积金查询,不动产、机动车、查封、解封全流程网上办理,从“法官跑腿”变为“数据跑路”,跑出了维护申请人胜诉权益“加速度”。2024年,该院通过与公安机关联合布控获取被执行人行动轨迹,在酒店等场所成功拘传“东躲西藏”规避执行被执行人191人。

该院还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如与水阳镇政府探索“网格员+邻长制+执行”工作模式,第一时间向党委政府汇报重点、疑难案件及执行进展情况、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协助执行、化解纷争、排除干扰、维护稳定等方面取得有力支持。2024年3月,该院针对宣城某塑业有限公司腾退难题,组织20余名干警开展大型集中腾空行动,在多方积极协助协调下,成功腾退厂房并交付买受人。

充分发挥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机制的作用,同公安、房管、税务、车管等多家职能部门构建全覆盖、广合作、全链条“执行+”府院联动共治大格局,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正努力被打通。

创新机制,激发执行效能“新活力”

日前,该院在执行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过程中,面对被执行公司规避执行的行为,创新采用“强制措施预告知”方式,依法向被执行公司发出《预处罚通知书》,通过“惩戒预警”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了该公司所涉的包括物业服务合同在内的8起案件的全部案款共计200余万元,有效彰显了强制执行的力度,同时也让被执行人感受到了善意执行的温度。

为最大限度减少强制执行给被执行企业生产经营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该院积极探索化解执行难题新路径,创新采用“预处罚通知书”机制,通过刚柔并济、惩教结合的善意执行举措,在不影响被执行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前提下,督促当事人积极履行义务。同时设立执前督促小组,探索以“督促促履行,监督促执行”的工作机制,在执行前端化解矛盾,2024年执行新收案件同比下降7.7%。与金融单位进行沟通,出具“预查废证明”,减少金融类诉讼和执行“程序空转”,缩短金融机构化解不良贷款的周期,实现不良贷款快速核销,增加金融机构识别执行“失能人”的能力,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为有效提升被执行资产处置效率,近年来,该院还积极探索“以租代拍”“经营管理被执行资产”等资产处置方式,努力实现清偿收益最大化,2024年线上拍卖各类资产204件,网拍成交率76.72%,成交金额6325.91万元。

心之所向皆为公平正义,法槌所至皆是百姓心声。法院执行工作任重而道远,执行干警的脚步从未停歇,一场场夙兴夜寐的连续作战,一次次假日无休的“为民执守”,一项项善意执行的“创新举措”,一笔笔及时到位的执行案款,换来了人民群众幸福笑脸和声声称赞。(李龙 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