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寻梅伴书香
来源:谢艳明 2025-04-20 21:31:02 责编:奚正喜 桑士宣 何怀光

合肥的阳春三月总来的早些。赶上早早地一班公交,赶往习友路的匡河公园,三月的风依旧夹带些许寒意,却已掩不住泥土里萌动的生机。一缕若有似无的暗香飘进来,像是从很远的地方跋涉而来,带着露水的清冽。我知道,这是梅花在召唤。

急匆匆,夹着“红楼”和“集子”,寻觅暗香的源头。

园子里的老梅树已经有些年头了。近些看去,粗糙的树干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却依然挺拔,凸显着生命的倔强。枝干虬曲盘旋,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却在这早春时节绽放出最动人的光彩。粉白的花瓣层层叠叠,在晨光中晶莹剔透,仿佛能看见里面流动的汁液。蜜蜂还未醒来,只有几只早起的蝴蝶在花间翩跹,翅膀上沾满了金色的花粉。这梅到不似贾母房中那幅《寒梅图》,花瓣边缘微微蜷曲,仿佛被火盆熏黄的宣纸。而是细腻的越发可爱了。

太阳渐渐高升,寻觅一颗还未尽落的老梅下,倚靠木桥细细品读“红楼”。“红楼”细腻的情丝与梅香交织。书页翻动时带起的微风,会惊落几片花瓣,轻轻落在书页上,像是大自然特意为文字做的注脚。

花瓣的飘落,忽的一惊,抬头而环视间,似乎看到绿萼梅与古柏纠缠生长,虬枝上垂挂的许愿笺早已褪成月白,倒比鲜花更接近《红楼梦》里的"白雪红梅"。小沙弥说此树是康熙年间某位闺秀捐栽,她将毕生所抄《金刚经》埋在根下,从此每朵梅蕊都带着檀香。此刻斜阳穿过经卷格窗,将梅影拓在贝叶经上,恍惚见那女子临窗写经,梅瓣落进砚池,晕开朱砂批注。

记得去年此时,我正在读《红楼梦》。读到"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节时,恰巧一阵风过,梅花纷纷扬扬落下,真个是"落红成阵"。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与曹雪芹笔下的意境不期而遇。书中黛玉葬花,我却在梅树下拾花,将落英夹在书页间,让书香与花香永远相伴。

今年的梅花似乎开得格外好。或许是前些日子的一场春雨,滋润了干渴的根系。花苞比往年更加饱满,绽放时也更显精神。我换了一本《陶渊明集》来读,这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想必也曾在梅树下吟诗作赋。读着他的诗句,看着眼前的梅花,忽然明白了什么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傍晚时分,园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夕阳的余晖透过梅枝,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我收起书本,却舍不得离开。暮色中的梅花别有一番韵味,像是蒙上了一层轻纱,朦胧中更显风姿。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悠远绵长,与梅香一起,在暮色中缓缓流淌。

这样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梅花似乎开始凋谢。但我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落下的花瓣会化作春泥,滋养着土地,等待来年再次绽放。就像书中的智慧,年复一年地传承,永不凋零。

夕阳西下,我合上书本。梅花的香气依然在空气中流淌,与书香融为一体。这是三月独有的馈赠,是春天最动人的诗篇。我轻轻抚摸着粗糙的树干,感受着生命的脉动。在这梅香与书香交织的夜晚,我仿佛听见了时光流淌的声音,轻柔而永恒。

谢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