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政协推动界别工作走深走实——“四全”机制让履职尽责更精准
来源:东至县政协 2025-04-21 12:01:26 责编:周晓东 朱媛

2024年,东至县政协以构建“全链闭环”机制、实施“全员入委”管理、品牌创建“全体参与”、履职活力“全面提升”的“四全”机制,不断提升界别工作效能。

全链闭环构建机制  让界别工作“立起来”

县政协制定出台《县政协领导、专委会联系界别及界别召集人工作制度》,明确各个副主席、8个专委会分别联系14个界别,明确14名界别召集人,构建主席会议成员分工联系界别、专委会对口联系界别的“双联系”格局。按照主席会议每年至少1次研究界别工作,主席会议成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界别活动的工作要求,对联系工作明确具体目标任务。

围绕加强界别委员学习教育、深化界别活动成果、促进界别委员联系基层、强化界别联动等工作,修订《政协东至县委员会工作通则》,出台《东至县政协委员履职积分制考核办法》等4项制度,确保界别工作开展有规可守、有制可依、有章可循。

一年来,中共界别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充分发挥界别优势,认真制定履职计划,将理论学习与党纪学习教育深度融合;工商联界别积极组织企业家委员参与政协调研视察,为优化营商环境献计出力;医卫界别聚焦中药产业发展、医养康养等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提交社情民意、提案等履职成果40余件。

全员入委加强管理  让界别工作“动起来”

县政协针对市(县)政协专委会普遍存在人员少、力量弱、履职成效不够明显等薄弱问题,按照“界别参与、增强合力、提升质效”的工作思路,实行界别委员“全员入委”,将县政协14个界别的219名委员全部编入专委会,建立主任负责、兼职副主任配合、组成委员共同履职的工作格局,有效破解专委会长期存在的“一人委”问题。

同时,围绕“哪里有政协委员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委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目标任务,以推动“两个全覆盖”为工作目标,建立以8个专委会为主体,涵盖联系界别、乡镇(开发区)政协工作联络组党员委员为架构的专委会党支部,探索专委会党支部和党员委员隶属党支部进行“双管理”、党员委员到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和乡镇(开发区)政协工作联络组开展“双报到”、党员委员思想政治和示范带动“双引领”的“三双”模式,建立在县政协党组领导下的“专委会党支部+界别+乡镇(开发区)政协工作联络组+党员委员”的党建工作格局,以党建引领界别高质量履职。

全体参与品牌创建  让界别工作“活起来”

县政协结合各界别特点优势,主攻专长,创新提出打造个性化、特色化的履职品牌,对8个专委会实施“一委一品”工作品牌创建工程。在工作推进上,坚持“专委会+界别”双联合,探索“专委会党支部活动+界别活动”双活动,实现“界别作用+履职成效”双提升,切实把界别活动打造成为理论武装、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履职尽责的平台和载体。各界别立足专长、发挥优势,积极开展“每周一村”送诊下乡、“智惠企业”进园区服务企业、“委员说法”进校园普及法律知识等活动,服务基层群众,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提升履职活力  让界别工作“强起来”

聚焦县政协开展忠诚、有为、为民、同心、进取“五个政协”建设的目标任务,紧盯委员学习、评价管理、履职尽责,深入开展委员履职积分制考核,教育引导界别委员在各自岗位要履职、会履职、善履职。一年来,委员履职积分达到“优秀”等次48人,57人次受到县级以上表彰。

实践协商民主机制创新,以建设委员工作室为抓手,深入开展“协商在一线”活动,引导界别委员立足“专门”定位,聚焦“协商”主业,成立医药卫生、文艺、社会保障等界别委员工作室6家,60余名界别委员参与其中,推动委员从个人“单兵作战”转变成界别“协同作战”,界别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履职效果明显提高。一年来,县政协聚焦“尧东一体化发展”“和美乡村建设”“食用菌产业发展”等课题,引导、组织界别委员开展跨界别协商、联合调研视察等履职活动20余场次,通过大会发言、社情民意、集体提案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100余条,有效促进了“服装箱包企业退城进园”“小区飞线充电治理”“农村充电桩建设”等一批事项的解决落实,界别履职的氛围越来越浓、成效越来越明显。

(郑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