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调解纾企困 司法护航促双赢
来源:李晶晶 2025-04-21 16:12:22 责编:梅觉明

近日,宁国市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在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努力找到诉讼双方的利益平衡点妥善化解,进一步树牢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试金石”的工作理念,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2021年至2024年10月期间,宁国某机电公司与宁国某电器公司建立业务合作关系。机电公司交货后,电器公司仅支付部分货款,剩余11万余元未付,机电公司多次催要未果,一纸诉状将电器公司诉至法院,并申请财产保全。案件受理后,法院依法冻结了电器公司名下银行账户。

2025年3月31日,承办法官接到一通来电,对方焦急地表示自己是电器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姐姐,法定代表人因醉驾在省外被羁押,公司临时由她接管,工人工资发放迫在眉睫,法院冻结让企业雪上加霜,如果发不出工资,不知道该如何交代?

“既要保障原告权益,也要给困难企业喘息之机!”承办法官考虑到电器公司的难处,迅速行动,搭建协商桥梁,立即致电机电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询问案件是否有转圜的余地,能否寻求一个两全之策,既能让甲公司拿到货款,又不至于让乙公司陷入经营困境。

“对方联系我了,她能凑齐2万元支付,希望可以先解封账户,后续支付方案等她弟弟出狱后再谈,但是我为了这个案件已经花费了2千余元的诉讼费用,如果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我不接受!”这边机电公司代管人因权限受限,无法承诺长期方案,那头电器公司亦难接受不确定的还款计划,调解工作陷入僵局。

鉴于电话沟通不够顺畅,为破僵局,承办法官转换思路,组织双方见面沟通协商。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双方之前有着良好的合作往来,承办法官从“阶段性化解”入手提出建议,双方可以求同存异,就达成共识的部分自行和解,电器公司先行支付机电公司2万元货款和2千余元诉讼费用,机电公司随即申请撤诉、解封,其余事项待电器公司法定代表人出狱后另行商议,同时,释明潜在风险,双方各自要仔细斟酌。最终,双方深思熟虑后采纳了承办法官的建议,庭外握手言和。法院则开启绿色通道,加急办理解封手续,确保电器公司的工人工资可以按时发放。

从对立到牵手,从两难到共赢,宁国市法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助企暖企护企的责任与使命,下一步,宁国市法院将继续深化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为企业破障碍、解难题、添活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护航高质量发展。(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