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户解纷 温情化解八旬老人十年“心疾”
来源:冯明茗 2025-04-22 16:33:29 责编:谢晴雨

近日,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曹庵人民法庭入户解纷,成功化解一起困扰八旬老人十年的家族借贷纠纷。在法官情理交融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消除积怨,用一纸调解协议为跨越十年的纠葛画上暖心句号。 

80岁的庞爷爷与被告庞某同属家族近亲。十年前庞某因生意周转向庞爷爷借款11万元,并立下借据,承诺尽快归还。后庞某生意遭遇变故,还款之事一拖再拖。庞爷爷虽体谅侄孙难处,但多年积蓄难回,致其寝食难安,最终含泪起诉。

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曹庵人民法庭启动“涉老案件直通车”,赴老人家中开展调解。 

“这笔钱是卖粮攒的养老钱”。老屋里,庞爷爷向法官颤颤巍巍展示泛黄的借据。庞某坦言:“不是不想还,实在是拿不出来钱,这几年工程难干,欠了不少钱。”

承办法官敏锐抓住双方“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情纽带,采取“家族温情牌”策略:一方面向庞某出示完整的借据,释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借款合同的规定;另一方面讲述老人多年省吃俭用,但在庞某当年做生意需要用钱时,二话不说施以援手的恩情。

“如果不调解,法院判了你也得还钱。真走到那一步,族谱上你们两家可就永远结着疙瘩了……”经过法官的耐心调解,庞某承诺年底前还完钱,庞爷爷则有些为难,认为时间还是拖太久了。法官提议,“别拖到年底了,就八月十五中秋节履行,算是给老人送过节礼了,让老人家开心开心。双方均同意,并达成调解协议。

签字时,老人紧紧握住承办法官的手说:“谢谢法官,你们真的把我们老百姓的事情放心上,服务到家了”。 

近年来,曹庵法庭充分发挥乡村法庭“前哨站”作用,将“坐堂问案”转变为“上门解纷”,既彰显了司法权威,又延续了“和为贵”的乡土治理智慧,努力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把定分止争落到实处。(冯明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