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好,请问法官助理张瀚在吗?我想来法院送一面锦旗……”
4月2日下午,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接到一通特殊的电话。送旗人张女士是去年某教育培训合同纠纷系列案的当事人之一,此次专程前来致谢法院高效审结四十余位家长的维权难题。
时间回溯至2024年,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接收到一批关于教育培训合同的集团诉讼案件,40多位家长们反映某培训机构不退还剩余课时费问题。承办法官非常重视,当即启动群体性纠纷快速响应机制,在正式立案前,带领团队提前介入沟通及先行调解。
他们兵分两路:法官本人负责与培训机构法定代表人沟通协商,法官助理则逐一联系四十余位家长核对诉求。尽管最终因被告方拒不配合导致调解未果,但前期扎实的准备工作为后续审理扫清障碍,该批案件从立案到审结仅用时30天。
“这面锦旗既是对团队工作的认可,更是一份司法初心的传承。”从业十年的法官助理张瀚抚摸着红底金字的锦旗感慨道。
每一个案件的成功办理,都离不开办案团队的密切配合与传承带来的强大力量。团队负责人郝法官强调,司法工作不仅是运用法律条文解决纠纷,更是要走进群众,化解矛盾,传递司法的温度。在她的带动下,团队成员始终将“走到群众身边办案”作为工作准则,即便面对被告消极应对的情况,仍坚持通过上门走访、多方协调等方式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
这种司法为民的传承在田家庵区人民法院已成常态,从立案窗口的微笑服务到执行干警的深夜出击,从审判法庭的庄严法槌到调解室里的温情话语,每个办案环节都浸润着司法温度。正如干警常挂嘴边的那句箴言:“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支薪火相传的审判团队,正用热血在法治征程上续写着司法为民的新篇章。(张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