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话民生:法律援助伸援手 崎岖道路亲上门
来源:周继南 2025-04-23 12:49:04 责编:谢晴雨

4月17日下午,桐城市法律援助中心联合桐城市范岗司法所、沥岗村委会工作人员驱车数公里,来到中风病人王某的家中,为其提供“零距离”法律援助服务。这场上门服务的背后,是关乎亲情、法律与道德交织的赡养困境,也是基层司法工作者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写照。

今年62岁的王某,2005年与严某登记结婚,当时严某的儿子张某年仅16岁,随母亲一同与王某组成重组家庭。尽管没有血缘关系,王某多年来仍尽力承担继父的责任,帮助张某成长,直至买房、结婚。然而,前年王某突发脑梗中风,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此时妻子严某因病去世已有两年,继子张某常年在外打工,不仅未支付赡养费用,甚至对继父不闻不问。

“现在全靠几个姊妹轮流来照顾,但是她们都有家庭,长期下去实在撑不住。”王某的妹妹哽咽道。面对继子的冷漠,王某一家曾多次尝试联系张某,但对方始终以“经济困难”“工作忙”为由推脱,甚至拒接电话。无奈之下,王某的亲属沥岗村委会求助,经镇村多次调解无果,村委会将情况反馈给范岗司法所,范岗司法所立即与市法律援助中心取得联系,讲述了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市法援中心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决定为行动不便的王某提供上门服务。

道路崎岖,服务不减温度。 由于王某居住在偏远地带,道路狭窄颠簸,市法律援助中心、范岗司法所以及沥岗村委会工作人员携带案卷材料抵达其家中。一进门,便看到王某独自一人半躺在床上,肢体僵硬、行走不便。工作人员耐心安抚其情绪,蹲在床边逐字逐句为王某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赡养义务的规定,并协助其整理证据材料,办理法律援助申请手续。

2025041801.jpg

“继子女对抚养其成长的继父母同样有赡养义务,张某的行为已涉嫌违法。”承办律师程某表示,将帮助王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张某履行赡养义务,支付医疗费和生活费。(周继南)

20250418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