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
总是埋头往前
身后是用无休止的驱赶
即便没有“富贵”的喃喃自语
老黄牛依旧勤勉
耕耘着田地
也耕耘着自己的一生
靠庄稼过活的农民
谁不视牛如亲人
明明左手紧紧扶稳铁犁
右手高扬的鞭子
一次都不曾重重落下
年少的村子里
那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
当年就是这样耕的田
农具
从未曾设想
有一天竟然被艺术化
点缀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功臣
它们也是一份子
扁担、锄头、耙子和铁镐……
能挨个叫得上名的
辛劳早已被时间冲淡
富足的经历让双目闪着光
满墙的农具怎么用
是必然的话题
比如连枷
很多人也只是单纯认得
用起来总是不得要领
耘田的人
所有的杂草都是同一种结局
耘田的人
不允许它们生存
直立、弯腰、起身……
如此循环往复
晨雾里开始晃动的身影
一不小心
就掉进了月色
石畈塘
水面倒映着凉亭
新宅与旧屋交相呼应
暮色早已不再恐惧
歌声伴着舞姿
人影晃动着人影
一池的梦
被喧嚣搅得稀碎
哈欠连着哈欠
二十四节气
绕行池塘一周
光阴又溜走了一年
文明流过程港组
流过程港组的溪流
时不时捎来上游文明的消息
桑葚总是最早截获
相比枇杷的缓慢
板栗似乎更加耐得住性子
一首藏头诗
留住了众人意欲离开的步伐
写诗的人很谦逊
在三棵树下
娓娓道来
这些年他化解的那些纷争
(作者系池州市政协常委、东至县政协委员、东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