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的耐心调解,你们全心全意地为我们着想,做了很多工作,帮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案件当事人杨某在签订协议时发出感慨。
2020年7月,庐江县遭受洪灾,多条河流水位超过历史峰值,因防汛抗洪需要,某镇政府拆除了杨某的房屋。随后,杨某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判决确认镇政府拆除杨某房屋的行政行为违法,责令镇政府作出行政赔偿决定。镇政府作出赔偿决定后杨某不服,引发行政争议。
庐江县人民法院法官张灿承办案件后,一方面积极与原告杨某及其代理人沟通,告知其诉求中主张的赔偿项目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明显超出法律规定的;另一方面主动联系镇政府负责人,就在安置政策范围内如何对杨某作出全面赔偿进行沟通。在张灿的释法明理下,杨某重新核算出赔偿数额,主动放弃了原先一些不合理诉求。
在与双方的沟通中,张灿发现了案件的突破口,双方都愿意以房屋安置的方式进行赔偿,且政府近期就要组织安置房选房。如果双方能够化解争议,原告也能够早日选房。张灿抓住这个契机,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经过多轮协商,双方就赔偿问题终于达成一致意见,政府以房屋安置的方式对杨某进行赔偿,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握手言和。
“行政诉讼案件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政府机关的公信力,通过调解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才是最优解。”张灿如是说。她始终坚持“重调解、精审判”,努力寻求纠纷化解最优解,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多次收到当事人送来锦旗。
现任庐江法院行政综合审判庭副庭长张灿已经在法院工作14年。她怀揣着对司法事业的热爱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两次到基层法庭工作,将青春年华奉献在基层一线,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再到员额法官、副庭长,从人民法庭、到民事审判庭,再到行政综合审判庭。她通过多种角色的转变积累了丰富的审判经验,曾荣获省优秀女法官、庐州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庐江县巾帼建功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荣誉记载着她的付出,也映照着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日日夜夜。
如果说司法事业是一座高山,那么张灿就是一刻不停的攀登者。2022年8月,张灿迎来了一次身份的转变——从民事审判的“能手”,到行政审判的“新手”。面对全新的审判领域,张灿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翻得起了毛边。有不懂的问题会通过向身边的同事及中院法官请教、从案例库案例中寻找类案等多种方式寻找答案。那年冬天,她啃下了近三年全省行政审判典型案例,在电脑里建起包含200多个法律要点的“错题本”。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总有一盏灯是她点亮,阅读卷宗、研判案情,对待每起案件,她总是认真又负责。面对疑难复杂案件,她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不慌不忙,在一件件错综复杂的案件中定分止争。
“法槌落下要有回声,裁判文书要能传情。”这是张灿常挂在嘴边的话。她善于通过裁判文书传递司法尺度和温度,努力强化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积极回应当事人诉争疑虑。2018年,她撰写的2份民事判决书荣获“全市法院2018年优秀裁判文书”。2024年,她主审的一场行政案件庭审获评为“全市法院2024年度优秀庭审”,一则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
在立足审判工作的同时,作为县普法讲师团成员,张灿也不遗余力地创新普法形式,助推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她走进老年大学宣讲,成为“网格法官”,下沉社区,响应溯源治理,传播法治正能量。十多年来,她“走出去”宣讲数十余次,广受群众好评。2024年,张灿应邀赴安徽综合广播《法治安徽》栏目,开展民间借贷专题普法。
作为一名法官,张灿时常想,她办理的不仅仅是案件,更是别人的人生,法律虽然是冰冷的,但司法者可以赋予它温度。一摞摞卷宗,一次次庭审,一场场调解,一份份判决,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张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担当作为践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神圣使命。(庐江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