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政协以务实举措推动工作创新发展——擦亮“协商阜务”品牌 全面提升履职效能
来源:阜阳市政协 2025-05-08 13:33:39 责编:奚正喜 何怀光 朱磊
 近年来,阜阳市政协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强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全力打造“协商阜务”工作品牌,以更优履职成效助力阜阳高质量发展。

构建“1+2+N”协商议政格局

提升品牌亮色

蛇年春节假期刚结束,阜阳市政协迅速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暨主席会议,谋划2025年度重点民主协商计划,强调要以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为主线,推动“协商阜务”品牌迭代升级,使其在新的一年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协商阜务”特色品牌于2023年创立,源自人民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能定位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价值追求,旨在围绕“阜之要务”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为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市政协逐步构建起以政协全体会议为引领,资政会、专题协商会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网络协商、微协商等为常态的全方位、多渠道、广覆盖的“1+2+N”协商议政格局。

年初阜阳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委员们积极履职,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文旅融合、新质生产力、首发经济、跨境电商、职业教育等重点工作深入调研,提交众多高质量提案、大会发言和社情民意信息,其中10篇大会发言获市委书记签批。这些意见建议正转化为政策措施,在经济、民生、社会治理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是政协协商的关键环节。市政协主动将协商议政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与市委、市政府共同制定年度重点民主协商计划,针对重大课题深入调研。在“推进综合交通物流体系和对外开放平台建设”课题调研中,委员们深入机场、码头、车站、物流企业、保税仓库等地,实地了解情况、察看建设进度、分析存在问题,提出32条具体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充分肯定;在“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课题调研中,委员们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形成31条协商建议,有效促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便利程度。

此外,阜阳市政协不断丰富拓展提案办理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等形式与内容。远程协商打破空间限制,让委员们跨越地域共同为发展出谋划策;微协商聚焦群众身边小事,及时解决民生问题。去年,市政协围绕“扎实推进‘新三样’项目建设”开展对口协商,围绕“加强淮河文化研究”等课题开展界别协商,诸多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落实,为经济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健全“1+3+N”协商监督体系

提升品牌特色

近年来,阜阳市政协充分发挥协商式监督优势,聚焦民生事项,健全以民主监督小组监督为抓手,以会议监督、视察监督、提案监督为主要形式,以社情民意信息监督、专项监督、特邀监督、协同监督、微监督等为补充的“1+3+N”协商监督体系,增强民主监督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2月27日,阜阳市第四中学校长刘琪向市政协委员李登瑾和武俊强赠送锦旗致谢。此前,阜阳四中附近有汽车北站、泉北小学等,北京中路、太和路两条干道呈“Y”型相交,人车混杂,且无交通信号灯和减速带,存在安全隐患。去年年底,两名委员发现问题后,以委员工作室名义撰写社情民意信息,经市政协督促协调,相关部门投入300多万元拆除广告牌、设置交通信号灯,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师生和行人安全。

“社情‘小信息’,服务‘大民生’。”市政协主席李志伟表示,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载体和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市政协将社情民意信息纳入市“民声呼应”快速通道,创设“微建议”为民发声。《关于用活管子文化,助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提案》获省委、省政协主要负责同志批示,彰显政协社情民意信息价值。仅2024年,就收到社情民意信息来稿989条,采编161期,86条微建议在市“民声呼应”平台快速办理,解决诸多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阜阳市政协还调整设立9个民主监督小组,涵盖转作风提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乡治理水平、为民办实事、文旅创新发展等领域。这些小组围绕大学生就业、“双减”政策落实、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非遗传承发展、共享自行车“小绿”去留、惠企政策和人才政策落实等开展监督调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监督建议,如进一步创优企业融资环境、做好高层住宅雨污分流等建议被相关部门充分吸纳。制定出台《市政协民主监督与市纪委监委专责监督贯通协同工作办法(试行)》,围绕校园食品安全课题与市纪委监委开展协同监督,增强整体监督效能。

此外,阜阳市政协持续放大市委书记、市长领衔督办重点提案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加快建设区域性科技强市”等重点提案,组织提、办双方充分交流、现场互动,提高提案办理效率和质量,确保提案发挥作用,推动工作落实,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打造“1+4+N”协商服务平台

提升品牌成色

为更好服务协商议政,阜阳市政协因地制宜搭建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1+4+N”协商服务平台,有力支撑政协工作开展和职能发挥。

在服务发展方面,市政协倡导成立阜阳之友联谊会,在上海、苏州等14个城市设立理事会,积极服务全市“双招双引”和对外交流。常态化开展“阜阳之友阜阳行”系列活动,组织20多批、超200家企业及知名院所和专家学者来阜、回阜考察,推动钙钛矿光伏电池组件项目、钠离子电池项目、机器人减速器项目等签约落地。引导各地英才参与市政协协商监督活动,为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为阜阳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服务群众方面,加强委员工作室、基层政协工作联络组、社情民意信息直报点和协商议事“厅、堂、室、点”4类协商平台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常态化履职。这些平台通过开展微宣讲、微调研、微协商等活动,倾听群众声音、解决群众困难,成为委员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目前,全市已设立3家集体委员工作室和超100家个人委员工作室、172个乡镇(街道)政协工作联络组、21个社情民意信息直报点、200多个协商议事“厅、堂、室、点”,有力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配合、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协很近、委员很亲”,增强对政协工作的认可和支持。比如,崔友涛委员工作室自2022年成立以来,坚持每天义诊,服务患者众多;武俊强委员工作室牵头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韦志中委员工作室牵头成立“单桥”志愿服务队,在社会矛盾化解、留守儿童关怀等方面贡献突出。 

在服务履职方面,持续释放阜阳“智慧政协”App、政协委员书屋等“线上+线下”平台效能,常态化开展委员读书、理论学习和政治培训,提升委员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深入开展“‘政’在行动、‘协’商有我”委员履职短视频征集、“‘政’好青春、‘协’手同行”机关青年干部学习、“凝聚巾帼力量、绽放时代芳华”机关女干部实践等活动,激发委员和机关干部积极性、创造性,将学习成效转化为高水平履职实践,打造高素质政协工作队伍。

阜阳市政协负责人表示,今后市政协将继续砥砺奋进,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扎实的工作,在阜阳高质量发展实践中书写更精彩的政协篇章。

(张淼 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