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领航聚合力 红色调解绘新篇
来源:孙庆贺 2025-05-12 09:32:59 责编:仇鹤丹

在基层治理的广阔画卷中,六安市姚李镇关山村以党建为笔、以民心为墨,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点燃基层治理 “红色引擎”,不断完善 “乡里乡亲” 党员调解机制,让基层社会治理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领航强根基,织密矛盾化解责任网。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关键在责任落实。关山村聚焦“党建+责任”,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领头雁”的矛盾纠纷化解领导小组,构建起“支部统筹、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责任体系。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矛盾纠纷化解分析会,如同精准的“雷达站”,全面扫描辖区矛盾隐患。在会议上,相关负责人详细汇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进展,大家共同对存在的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进行“会诊”,深入剖析矛盾根源,制定个性化化解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关山村不断增强矛盾纠纷化解的预判、处置能力,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基层社会稳定筑牢坚实屏障。

党建聚力筑堡垒,锻造多元调解先锋军。基层治理的成效,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关山村聚焦“党建 + 队伍”,围绕“倾听群众呼声,维护群众权益”的核心目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出一支多元化的党员调解队伍。以党支部为“主心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党员先锋岗,吸引退休党员干部、老村干、老乡贤、两代表一委员、农村党员、网格员等各方力量参与基层矛盾调解工作。这些来自不同群体的调解人员,凭借各自的经验和优势,形成了强大的调解合力。关山村还根据调解人员的特长,精心打造政策宣讲、矛盾化解、法律宣传等不同类型的调解小组,如同“多面手”,满足不同群众的多元需求,让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

党建赋能优服务,架起党群连心暖心桥。基层治理的落脚点,在于服务群众。关山村聚焦“党建+服务”,深入开展“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工作法”,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面了解群众诉求。通过建立详细的工作台账,对每一项诉求明确解决路径和办理时限,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在关山村,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党员忙碌的身影;“第一时间”应答机制更是深入人心,支部书记、村民组长24小时“在线”,随时响应群众需求。这种高效的服务模式,将各类风险和矛盾问题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有力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村居和谐,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孙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