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办案+以案释法” 淮南市谢家集区法院巡回审判守护基层法治
来源:龚承晨 高勤涵 2025-05-12 14:49:05 责编:谢晴雨

近日,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法院杨公法庭在孙庙乡柯湖村审理了一起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案件,通过“现场办案+以案释法”的巡回审判模式,把公平正义送到群众的“家门口”,送进百姓的“心里头”。

_DSC0252(1).jpg

事情发生在2024年7月,左某与鲁某在孙庙乡承包藕塘,双方协商由左某委托鲁某从某尿素厂订购尿素,费用由两人自行结算。朱某通过平台承接该批货物至孙庙乡的运输订单,按配送信息送达指定地点后联系装卸工张某。张某因事务繁忙,便联系原告黄某等三人到左某承包的藕塘附近卸货,黄某在卸货时从车上跌落,致L2椎体骨折并住院治疗。出院后,双方就赔偿事宜协商未果,黄某遂将朱某、左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经济损失。

案件受理后,法官数次通过电话与双方进行沟通调解,但因案件涉及多方主体,法律关系复杂,始终未能促成和解。考虑到该地装卸从业者众多,此类纠纷易发多发,为充分发挥个案示范引领作用,法官决定将庭审现场搬到藕塘附近的村委会,变“坐堂式”问案为“下沉式”服务。高悬的国徽,整齐的桌椅,伴随着法槌的敲响,一场简易而庄严的巡回审判正式开始。

庭审现场,法官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精准把控庭审节奏,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发表辩论意见。法官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仔细审查证据材料,坚持情理、法理相结合,对案件事实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庭审过程公开透明,村民全程见证。

_DSC0308.JPG

庭审结束后,法官立即组织双方开起了“圆桌会”,通过“拉家常+说法理”的调解方式,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有效降低了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情绪,为矛盾实质化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谢家集区法院将继续深化“巡回审判+”模式,聚焦群众身边多发、易发的典型案例,构建“村居庭审点”“校园法治课”“市场调解站”等多元化司法服务矩阵,通过"办理一件、治理一片"的工作模式,让法治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末梢,用法治力量守卫万家灯火,谱写基层治理的和谐新篇章。(龚承晨 高勤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