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搁以前,胸口一痛就得往30多公里外的县城医院跑,排队、挂号折腾半天才瞧上病。”近日,庐江县乐桥镇詹店村年近八旬的村民张桂英咧嘴说道,“现在好了,村里卫生室就能免费挂上‘专家号’,看病真方便!”
詹店村是庐江县位置较偏远的一个乡村,户籍人口达1800余户6000多人。“朱医生,这两天心口痛,赶紧帮我看看。”张桂英话音刚落,庐江县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朱智已拿起听诊器,问诊、查体、开方、拿药,整个过程用时不到5分钟。
笔者在就诊台上,看到一本泛黄的“县医返村工作记录本”,里面详细记录着村民们一年来的就诊信息。这也见证了该县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创新实施“县医返村”行动给村民带来的就医可喜变化。今年55岁的唐腊香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一年前,唐腊香在菜地干活,意外跌倒导致左小腿骨折,随后在家人搀扶下在县医院和村卫生室来回奔波,手术加路费花了四五千元,心疼得她直掉眼泪。3个月前取钢板,情况却大不相同。在镇上的卫生院做了手术,同样是县里专家主刀,费用经报销只花了400多元。“这么好的政策,真是暖到我们心坎里。”唐腊香撩起裤脚,指着小腿淡去的手术疤痕激动地说。
“过去村民小病拖、大病扛,现在积极引导群众‘重在预防,根本在治’。”朱智表示,每周二坐诊结束后,他与同事们便带上健康一体机走村串户,给村里一些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服务,同时开展健康知识宣讲。“专家面对面,告诉我们少油少盐多动腿,正确预防、健康生活。”村民唐宜广听完健康小知识高兴地说道。
作为安徽省综合医改省级试点示范县,去年以来,庐江县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创新实施“县医返村”行动,选派125名医护人员每周固定下沉至10个镇132个村(社区),把专家诊室“搬”进卫生室,让优质医疗服务直达乡村末梢,用实招着力破解群众就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周文军是矾山镇刘墩社区居民,他与妻子经营着一家烧烤店。他患有右下肢静脉曲张多年,去县城里看病不方便还耽误活计,只能硬扛。直到县“医院返村”医生陈红星驻村坐诊,在村卫生室为他做了检查,立即安排了手术。“陈医生说再不干预,就要拖成老烂腿。”谈起这次就医经历周文军感慨道,“家门口做手术,第二天就下床,治疗费用较县城医院节省近四成,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就医变化带来的实惠。”
专家“下沉”,真带实帮。矾山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副站长袁少明掰着手指头数成效:在集团专家帮扶指导下,分院每周二远程查房“云会诊”,通过“师带徒”培养2名外科主刀医师,累计开展一、二类手术40余台(次)。此外,集团推行“三优两免”政策(优先就诊、检查、住院;免救护车费、挂号费),进一步提升了村民就医获得感。
去年以来,庐江县已累计开展“县医返村”活动1450次,指导分院开展一二类手术300余台次,村(社区)卫生室接诊量同比增长39%,基层首诊率提升至65%,累计服务群众6.1万人次,群众满意度达95%,有效破解农村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
庐江县卫健委主任高慧玲表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近看上病、看好病更有“医”靠,是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初心所在”。
庐江县持续纵深推进“县医返村”行动,让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向乡村延伸,让医疗服务更加可及、更有质量,让村民看病不光“就近看、看得起”,更要“看得好”。(严文生 钱明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