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芜湖市繁昌区新平社区与平铺九年制义务学校以“防震减灾·守护家园”为主题,组织社区居民、师生共200余人开展“知识讲解+应急演练+长效联动”活动,以“低成本、重实操、强协同”模式普及地震安全知识。
校园课堂融入实操讲解,筑牢基础认知。“地震发生时,前12秒是自救关键!”新平社区书记助理孙锐在教室主会场开场道。由学校教师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讲解团队,结合本地地质特点,通过动画演示和现场互动展开科普。在室内避险知识讲解中,教师邀请学生现场演示“伏地、遮挡、手抓牢”标准动作,并强调:“地震时应迅速躲到课桌或餐桌下,用书包或靠垫护住头部,远离窗户等危险区域,待震感减弱后再低姿有序撤离。”社区工作人员同步展示《家庭防震自查表》,提醒居民每周花1分钟检查高大家具是否固定、阳台是否堆放重物等潜在隐患,“看似不起眼的花盆或吊柜,地震时可能成为‘致命隐患’。”
操场演练聚焦基础技能,提升应急反应。活动在社区小广场开展应急演练,当警报声响起,教室模拟发生4级地震,学生立即按教师指令躲至课桌下。1分钟后,教师按“前后门分流”原则引导学生低姿撤离,穿越模拟杂物堆积的走廊,3分钟内全部集结至操场。学校校长现场点评:“低年级学生护头动作规范度达80%,但疏散时需注意保持前后1米间距,避免拥挤。”
“社区+学校”双轨联动,构建长效机制。活动现场发布《防灾减灾联合行动计划》,明确两项常态化合作机制。在校园长效教育方面,学校将每月第一周定为“防灾安全周”,通过黑板报、主题班会巩固知识,并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学生与家长共同绘制《家庭逃生路线图》,由教师指导优化避险路径。学校德育处负责人表示:“我们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排查家居隐患,让防震意识融入家庭生活。”在社区常态排查方面,社区工作人员与教师组成“安全巡查队”,每周走访独居老人家庭,协助加固家具、清理阳台杂物,并在各楼栋张贴《防震小贴士》,内容涵盖“睡前检查燃气阀、高柜锁”,远离窗户、吊灯类悬挂物等实用提醒。
活动共发放《防灾减灾手册》200份、应急联络卡模板300张。社区工作人员总结道:“我们用身边人、身边事讲安全,居民和师生的参与度更高,更能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