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加快职业教育仿真实训基地迭代升级
来源:杨林秀 2025-05-21 19:19:34 责编:毛学农 王悦

职业教育仿真实训基地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操作流程,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实训方式。加快职业教育仿真实训基地迭代升级,是破解“产教两张皮”、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

当前我省职教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实训内容滞后,难以匹配新兴业态需求。职业院校实训设备更新缓慢,教学内容未及时对接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一些学校虚拟仿真实训仍以传统编程、网络技术为主,缺乏智能生产线、机器人操作等前沿内容,数控仿真软件仅涵盖基础操作,无法满足智能制造全流程实训需求。一些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脱离实际需求,特别是工科专业建设滞后于产业需求,导致毕业生技能与企业岗位脱节。

二是实训资源更新机制僵化,共享生态尚未形成。部分职校虚拟仿真设备兼容性不足,动态参数调整功能缺失,难以适应技术快速迭代。电商直播、跨境电商等领域发展日新月异,新的营销模式和交易规则不断涌现,但学生在模拟操作中使用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未能及时更新。优质资源重复建设、共享不足问题突出,部分职校数控软件未与本地龙头企业MES系统对接,学生无法演练真实生产场景,实训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评价体系单一,数据应用存在瓶颈。学生实训数据采集维度有限,且隐私保护机制不完善,部分学生因担忧数据泄露,抵触智慧课堂数据采集,导致AI模型训练质量不足,制约个性化教学与AI技术应用。实操考核仍依赖人工评判,智能化工具普及率低,部分教师不能熟练使用AI教学工具,教学优化进程受阻。

为此,建议:

一、构建职教专有大模型,动态对接产业需求。借鉴广东“知行大先生”云平台经验,试点开发职业教育人工智能大模型,整合重点企业实时生产数据,将工业机器人调试、智能编程等新兴岗位流程转化为可迭代虚拟场景。建立动态监控机制,分析区域产业链岗位需求变化,调整相应的专业,主动对接市场,打造“教学即生产”的产教融合模式。

二、建立资源更新联盟,推动技术同步与共享。联合制造业龙头企业,升级全省职教实训设备与软件功能,通过5G专网实现企业生产数据毫秒级同步。组建省域资源共享联盟,利用云端GPU弹性算力,促进跨校协同实训,重点开发互动性强、实用性高的数字化资源,如新能源汽车最新技术模拟、跨境电商全流程实战等,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

三、完善智能评价体系,强化数据安全与应用。推广AI助学、助教、助训场景,将智能分析嵌入数控仿真软件,建立学情画像系统,精准识别学生薄弱环节。加强教师AI技术培训,组建专业支持团队,提升工具使用普及率。联合龙头企业开发权威评价模型,构建职业教育AI评价资源库,推动“企业+AI”双元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兼具实用性与公信力。

(作者系省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