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法院能抽丝剥茧找到突破口!”4月24日上午,申请执行公司专程来到宁国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将绣有“营商护航有力度,案件执行有速度”的锦旗赠予执行法官,感谢法院及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胜诉之后的执行困局
时间回到三个月前,宁国市某新材料公司负责人手握胜诉法律文书,却愁容满面: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诉讼过程中,经法院主持调解,与被告诸暨市某机械设备公司就分期偿还尚欠的货款75000元达成调解协议。因诸暨市某机械设备公司逾期仍未履行,多次沟通催要无果后,宁国市某新材料公司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通过查询发现被执行人诸暨市某机械设备公司银行账户空空如也,无财产可供执行,执行陷入僵局。
“花式”躲债下的“和解”迷局
正当申请人对执行结果不抱希望,向法院申请将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限制高消费后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时,一通“主动和解”的电话让案情峰回路转——被执行人突然主动还款30000元并承诺剩余部分分期还款,亟盼尽快解封账户。申请人收到转账后,遂向法院提交撤回强制执行申请。面对蹊跷转机,执行法官敏锐察觉异常,再度对被执行人公司账户进行查询,竟意外发现被执行人账户已悄然入账数十万元!
刚柔并济破解执行僵局
得知“和解骗局”后,申请人异常气愤,当即表明绝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和解方案。随后,执行法官告知被执行人相关情况并严肃阐明虚假和解规避执行的法律后果,督促被执行人将剩余货款及违约金全部履行到位。被执行人认真聆听执行法官的释法说理,最终表示愿意配合法院执行工作,于当日完成了剩余货款45000元及违约金5000元的给付义务。收到案款后,申请人感谢之余送上锦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该案中,面对双方公司和解,执行法官坚守法律底线,没有因为申请人提交了撤回执行申请就草草结案,而是再次查控后向申请人充分披露财产实情,破除信息不对称困局。下一步,宁国市法院将继续坚持“铁腕”与“智慧”并行,让执行力度始终与法治温度同频,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法治动能!(唐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