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议事进家门 屋前院后解民忧
来源:陈倩倩 2025-05-27 19:38:44 责编:仇鹤丹

近年来,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凤形社区以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为突破口,创新打造“板凳议事”治理机制,将议事平台搬到居民院落、楼道单元、家庭客厅,以“家常话议民生事”的方式,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实现“问题发现在一线、矛盾化解在基层、服务优化在家门”,真正让社区治理焕发蓬勃生机。

机制创新,让议事平台“活”起来。传统议事会开在社区居委会会议室,形式较为固定,风格较为严肃,居民参与积极性不高,难以真正说出内心需求。社区创新实践,将议事平台搬到居民身边,以包片格局为基准,精心组建二到四人一组的“议事小分队”。小分队成员随身携带“问题记录本、居民诉求清单”走进居民家中,开展“上门服务”。在树荫下、楼道里、家门口,小分队与居民们围坐一团,以“唠家常”的方式了解居民需求,让议事成果逐渐丰满。

服务升级,让治理效能“实”起来。社区始终将居民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将议事成果转化为民生实事。“板凳议事”中收集到的每一个问题难题、每一条意见诉求,都被整合为“群众诉求清单”上交至社区进行研讨,探讨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解决方案。无论是公共设施的完善,还是邻里纠纷的化解,都让居民们切实感受到社区治理带来的温暖变化。

情感交融,让社区氛围“暖”起来。板凳议事的意义远不止于了解问题、解决难题,它更是凝聚社区与居民、邻里之间情感的重要纽带。在一次次围坐畅谈中,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的心贴得更近,彼此之间的信任逐渐加深。邻里之间也借此机会增进了解,化解矛盾,社区变得更加温馨和谐。凤形社区党支部书记表示:“社区治理的重点不在办公室,而在田间地头和楼栋之间”。“板凳议事”正是社区重视民情民意、人民至上的重要体现。

凤形社区将扎实落实“板凳议事”机制,以温暖而有力的方式,不断书写社区治理的新篇章。(陈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