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政协提案背后的产业崛起 ——合肥市政协助力低空经济振翅腾飞
来源:合肥市政协 2025-06-01 21:05:27 责编:奚正喜 何怀光 朱磊

合肥零重力公司研发的多旋翼eVTOL飞行器ZG-ONE“鹊飞”

周末的合肥巢湖岸上草原,蓝天碧草相映生趣,一架架无人机正在上方穿梭,有的运送着冰镇饮品、鲜切果盒,有的载着网红小吃、现烤糕点。很快,李先生从5公里外商场点的外卖咖啡送到了,为他的假日时光增添了无限惬意。在这里,无人机送来的不只是一份外卖,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而巢湖岸边一道道优美的无人机航迹线,正是合肥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早在2024年1月的合肥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上,合肥市政协委员刘庆华就提交了《关于推动合肥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从规划引领、强链育才、融合创新、监管护航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提案很快得到了滨湖科学城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交通局、市科技局、高新区管委会、包河区政府的答复。这项提案被列为优秀提案,相关建议被有关部门积极采纳。

“当政策、技术和市场需求形成合力时,创新就会像春天的竹笋一样破土而出。”刘庆华说。

2024年是“低空经济元年”,去年以来,“政策引导-技术突破-市场验证”的良性循环在合肥逐步打通,一场强大的创新乘数效应在这座城市弥漫开来。

这一年,合肥出台了《合肥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决定》《合肥市支持低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城市空中交通低空基础设施和场景应用规划》等多个文件,聚力赋能低空经济振翼翱翔。同时落成首个市级低空飞行服务中心、首个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等低空经济配套基础设施,构建起集低空管理、飞行服务、应急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以往根据路况、堵车情况需要半小时左右的车程,如今仅15分钟即可到达。2024年3月6日,合肥无人机医疗物资运输航线开通,分别往返于省妇儿医学中心的3个院区和省血液中心之间,这标志着合肥市医疗物资运输进入“无人机”时代。在随后的短短数月内,航线数量和物资种类再次增加,家住滨湖春天小区的林爷爷,通过无人机配送,拿到了3公里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来的中药。

与此同时,住在巢湖湖心姥山岛上的刘女士也收到了“天上飞来”的快递包裹,这条往返于巢湖市中庙邮政支局和姥山岛的航线,单程仅需4分钟。自从2024年6月正式开通以来,就受到了岛上居民的极大喜爱。“现在收快递太方便了,省了好多时间。”刘女士对无人机配送竖起了大拇指。无人机投递邮路的成功开启,进一步丰富拓展了应用场景,也开启了合肥低空经济商业化应用新篇章。

科技赋能市场,创新激发活力,技术的不断突破拓展了商业边界,让市场更加焕发蓬勃生机。

2024年11月,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低空经济电池能源研究院发布一项最新研发成果——高密度固态电池产品。作为eVTOL的核心部件,能源电池是飞行器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卡点。这款高能量固态电池产品相较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可实现续航翻倍增长,为城市空中交通运输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乘着发展东风,低空经济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了惊艳的“合肥跨越”。今年3月,合肥合翼航空有限公司收到了由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第一张载人类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OC)。值得一提的是,合翼航空运营的eVTOL亿航EH216-S,此前已斩获全球首个“三证”: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标准适航证,已累计完成超6万架次安全飞行,这意味着中国低空飞行开启“载人时代”。市民可以在合肥购票体验低空观光旅游、城市空中通勤等服务,城市空中交通正式开启了面相普通消费者的商业化进程。

“当科技遇见民生,创新融入生活,就是高质量发展最美的样子。”正如刘庆华所在的企业中科星图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家大数据产业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中科星图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今年初,中科星图在北交所成功上市,这是2025年整个A股市场第一家上市企业,也是北交所商业航天第一股。

正如刘庆华在提案中写到的:引导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低空经济提质升级。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正在成为驱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而在合肥,中科星图只是数百家奋进有为企业的缩影。

当前,合肥市已汇聚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200余家,建成eVTOL起降点及无人机临时起降点30余处,开通各类低空航线200余条,成功实现载人观光、高速巡检、低空物流等13类应用场景的商业化运营,基本形成涵盖整机研发制造、航空部件研发制造、低空运营服务等环节的完整产业生态。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据了解,2024年合肥低空经济规模达6702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1.5万亿元。

此外,以合肥为原点,一条覆盖南京、杭州、上海的低空物流“空中走廊”也正在规划当中,未来将承担生鲜、芯片等高附加值货物运输,为长三角融合共进提供新动能。

合肥低空经济的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政协提案的转化价值,在这片创新热土上,每一架起降的无人机都在诉说着政协智慧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当委员的“金点子”遇上城市的“执行力”,当政协的“好声音”转化为发展的“新动能”,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新兴产业的崛起,更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