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连环结 助企 “轻” 前行
来源:滕静 2025-06-03 16:46:21 责编:梅觉明

当设备款拖欠纠纷遭遇多重经济往来旧账,如何避免“一案结而多案生”?4月22日,宁国市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中,通过创新“纠纷打包调解+以保代执”机制,将三家企业间的货款争议、退货纠纷、保全僵局同步化解,最终实现债务清偿与企业解困的双重突破。

嘉善某公司先后与宁国某公司、安徽某公司签订热处理生产线购置合同。2024 年11月,嘉善某公司以安徽某公司与宁国某公司共同拖欠设备款518500元为由向宁国市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对安徽某公司名下相应财产予以保全。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了解到嘉善某公司与安徽某公司、宁国某公司素有业务往来,除涉案货款、设备质量争议外,原被告之间还有其他账目、退货、退款等问题尚未解决,若仅在原告诉请范围内进行裁判,随后产生系列诉讼的可能性较高,亦会增加当事人诉累,同时被告企业因账户被保全,企业资金周转也受到影响。

判决或许能定分,但未必能止争,群众来法院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绝不是来“走程序”的。为一揽子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避免产生系列诉讼,减少当事人诉累,承办人多次联系原、被告进行线上、线下对账,不断回应和化解各方在对账过程中出现的纠纷。

 “法官,要是原告不同意先把我的企业账户解保,我就不调解了。”2025年3月,原、被告对完账后,又因货款给付、退货、解保顺序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调解甚至一度陷入僵局。

“好不容易才将公司之间的账目、退货等问题确定下来,关于解保、付款、退货的顺序问题,我提个方案,你们再协商一下。”经过承办人不断地协调、反复做工作,最终,原、被告均同意将协议款项400818.71元从被保全账户扣划至法院账户,随后解除对安徽某公司的账户保全,该款项由法院根据退货情况分期发放,这一举措在保障原告权益的同时,也最大限度降低对被告的不利影响。

随着原、被告在调解协议上签字确认,这场横跨两省的买卖合同纠纷最终定分止争。半个月后,涉案的全部款项依据协议履行情况分期发放完毕,至此案件圆满结束。

该案的圆满调解,既帮助企业通过调解的方式迅速回款,化解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又减少当事人诉累,保障企业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宁国市法院将继续探索涉企案件纠纷化解新路径,最大限度维护双方企业的利益,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更多的司法力量。(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