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绿水青山离不开司法护航。2025年6月5日是第54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天长法院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环境保护普法宣传活动。
沉浸学法 以案为鉴
庭审是最生动的法治课堂,案例是最鲜活的普法教材。近日,天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非法采矿罪案件,严惩非法采矿行为,守护绿水青山。
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间,被告人王某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情况下,与陈某(另案处理)、吕某(另案处理)非法采砂,共计盗采毛砂4792.2吨。经鉴定,价值26.3万元,被告人王某非法获利18.1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采矿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根据王某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性,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
庭审结束后,审判法官结合案情现场以案释法。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矿产资源,呼吁大家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理念,共同守护绿色美好的生态家园。
法治“小摊” 共护碧岸
6月3日下午,天长法院组织干警前往新白塔河沿岸开展环境保护法治宣传活动。干警们架起宣传展板、摆起法律咨询桌,向过往群众普及《环境保护法》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多种建议,并结合该院办理的典型案例,为现场群众讲述非法狩猎、非法捕捞、污染环境需要承担的刑事法律后果及修复生态等民事后果,以案释法、以案示警,号召市民从自身做起,履行环保责任。
活动中,法院干警共计向过往群众累计发放环境保护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受群众法律咨询20余人次。
环保科普 互动问答
“每年哪天是世界环境日?”
“以下秸秆处理方式不正确的是?”
……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点燃大家的参与热情,干警们特别设置了趣味环保科普互动问答环节。居民和商贩们踊跃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刚学到的环保法治知识牢牢记住。
积极参与的居民还收获了精心准备的环保宣传布袋。小小的礼物,不仅是对学习热情的鼓励,更是对持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一份温馨倡导,号召广大公众践行低碳环保理念,助力营造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浓厚环保氛围。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下一步,天长法院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不断发挥生态司法示范引领和协同辐射作用,保障好人民群众在健康、舒适、优美生态环境中生存发展的权利,让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司法力量。(王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