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照眼明,菜籽油香溢乡村。6月11日上午,记者在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双红村党支部书记高新萍的带领下,参观南寨组原红石桥小学校址,一阵阵菜籽油的醇香扑鼻而来。“这里是我们村最近兴办的小油坊,最近开始正式投入生产高品质的菜籽油,”高新萍说道。
据了解,该村长期以来集体经济收入依靠双红小学废旧校址租金,来源单一、发展缓慢。该村拥有丰富的油料作物种植资源,大豆、油菜籽等农作物产量可观,但村民们一直以来都是将收获的作物直接售卖,利润微薄。村两委集思广益,并经过多方市场调查和分析,发现村周边地区对于优质食用油的需求十分可观,市场潜力巨大。因而,他们决定购置榨油设备,展开油料作物深加工,抓住这支“潜力股”。
开展油料作物深加工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场地改造以及人员培训。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村集体结合有限资金和政府政策扶持资金,合计15万余元,购置了一套先进的榨油设备。这套现代化多功能榨油设备集油料风净、高温炒籽、高压压榨、清虑、脱水、精虑、灌装、电子计量为一体,可实现一条龙生产。为了解决设备操作技术难题,供货方厂家义务指派技术人员,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从原料筛选、炒制、压榨到成品油的过滤、灌装,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准和严格的技术指导,热心地做到传、帮、带,确保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榨油技术,生产出高品质的食用油。“小油榨可以日产高品质菜籽油300斤左右,加工过的菜籽饼可以销售给种养大户,作为鱼虾精饲料、蔬菜、瓜果的有机肥料。”高新萍介绍说。
双红村开展油料深加工的举措得到了叶集区委、区政府和姚李镇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积极为该村村办企业做好“宣传员”和“推销员”。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榨油设备立即投入使用,效果立竿见影。一方面,村里统一收购村民种植的油料作物作为榨油原料,这不仅解决了村民销售难的问题,还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切实增加村民的收入。另一方面,经过加工生产出的食用油品质优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迅速打开市场。积极与周边的超市、农贸市场合作,设立销售专柜进行线下交易;利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进行线上销售。随着产品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订单量持续增长。
双红村通过“企业+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达到集体经济增效益,群众收入普遍增加。双红村以菜籽油为媒,不仅榨出了醇香好油,更“榨”出了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为乡村振兴添了一把“旺火”。(程度厚)